11月16日,由生物農藥與生物防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主辦,昆蟲病毒生物農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新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昆蟲病毒殺蟲劑產業高峰論壇暨清華大學-農業產業技術發展創新班”在京召開。來自全國100多位種植大戶、生產企業及國內專家就有關農藥減量與生物農藥推廣、質型多角體病毒殺蟲劑的產業化和應用進展、以及國內昆蟲病毒殺蟲劑產業化發展的未來方向等質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并對江西省新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殺蟲劑的推廣應用和發展前景做了深入透徹的解析。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會長劉堅說,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過程中,昆蟲病毒殺蟲劑等生物農藥發揮重要作用。他認為目前生物農藥發展進程中面臨挑戰,一是品種少,研發能力不夠;二是在使用技術上,農民整體素質跟不上;三是生產企業規模小,產品單一。應該加大生物農藥推廣力度,一要加大科普教育,通過培訓、示范提高農民認知度;二要整合資源,加快新產品研發和轉化;三要加強政策扶持;四要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構建一個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互為補充結構合理的綜合防治體系。
新龍公司董事長胡秀筠表示,“康邦”系列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MbNPV)殺蟲劑,2014年已在我國多地累計應用約近千萬畝次,對多種重要害蟲均表現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全國農技中心農藥藥械處2014~2015年,分別在吉林、遼寧、河南安排了康邦防治玉米螟的試驗示范也得到印證。中心的李永平研究員說,20億PIB甘藍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試驗條件下對玉米安全無藥害、且較好地保護了農田天敵生物安全,平均增產在10%左右。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邱德文所長說,綠色防控配套綜合技術集成及應用研究通過將土壤修復技術、植物免疫技術、昆蟲信息素、微生物殺菌劑、植物源農藥和天敵昆蟲等相關技術根據其作用優勢與作用特點進行綜合技術集成針對中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發展特點開展綜合治理的研究與集成根據國內農業生產的需求研究適合農業生產的主要病蟲害防控的綜合技術集成體系和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生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