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少對抗咖啡果小蠹的高效農藥,這種害蟲已經在巴西咖啡作物中造成了巨大損失。據當地Expocaccer聯盟的一項調查,僅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塞拉多米內羅,本季損失已達700萬雷亞爾,大約有9%的咖啡種植地遭到了破壞,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
咖啡果小蠹是巴西咖啡的主要蟲災之一,這些害蟲在咖啡成熟階段攻擊果實,對產量和質量造成損害。Expocaccer一位貿易商說道,如果平均每公頃咖啡園生產35袋咖啡,農民的平均損失大約是在25-27公斤。這將導致生產者必須在農藥投入方面做好成本控制。
硫丹曾經是被用作是消滅咖啡果小蠹的最有效的武器,但由于在咖啡果實中造成的殘留,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Anvisa)于2014年7月禁用了這種產品。然而,由于市場中的新農藥產品并不具備同樣的高效,并且每公頃的成本增加,這使得生產者面臨困境。
全國植保協會執行主任EduardoDaher說道,“目前我們正在尋找防控咖啡果小蠹的替代方案,一些產品已經進行了緊急登記。今年9月,應部長KátiaAbreu加快幾個關鍵病害的農化產品登記流程的要求,棉鈴象甲和咖啡果小蠹也包括在其中。”
對于巴西咖啡產業協會來說,蟲害削弱了巴西出產的咖啡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協會執行主任NathanHerszkowicz說道,“一些國家在進口有此種蟲害肆虐的咖啡時設置了一些殘留限量的限制,而巴西多地的咖啡已超過了這種限制。因此想要出口咖啡的生產者需承擔更多的成本,削弱了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