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隨著秋白菜陸續上市,大白菜的地頭收購價卻一路走低。大白菜豐產難豐收,這已不算啥新聞。奇怪的是,冬儲大白菜日漸受市民冷落,農民連續幾年掙不到錢,卻依然選擇繼續種植。連日來,記者趕赴有幾十年大白菜種植傳統的村——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寶蓮寺鎮崇召村進行調查,經紀人、農民和蔬菜采購商道出的個中緣由引人深思。
新聞現場
11月3日,見到記者在崇召村采訪大白菜豐收卻滯銷的事情,在地頭忙著砍菜裝車的村民圍上來爭相訴苦:“這一季的白菜又白種了,這才剛上市價錢就這么低,再加上投入的種子、肥料和人工費,根本賺不到錢。”
該村種植大白菜3500多畝,按照畝產5000多公斤計算,全村有1700多萬公斤白菜待銷。盡管大白菜的地頭收購價已降至每公斤0.3元,銷售情況仍不容樂觀。“現在每天能銷十萬公斤,按照這個進度,春節前也銷不完。”村里的經紀人于海忠無奈地說,“如果上凍前賣不掉,這些菜就全爛地里了!”
問題一:
昔日當家菜 緣何受冷落
據商務部監測,10月19日至25日,全國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和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均小幅回落,其中大白菜價格降幅達10.7%。
燉白菜、炒白菜、白菜湯……提起自己小時候冬天最常吃的大白菜,相信很多人記憶猶新。“原先一個家庭一天就能吃一棵大白菜,現在,一個家庭一周也吃不完一棵菜。”在建安街農貿市場,賣菜的商戶告訴記者,黃瓜、豆角、茄子等反季節蔬菜很受市民青睞,大白菜的銷量很一般。
調查中記者發現,隨著安陽市設施農業發展,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大棚蔬菜,即便進入冬季,反季節的大棚蔬菜依然品種豐富,市民可選擇的余地也很大。在日常生活中,市民不管購買啥蔬菜,大都隨吃隨買,儲存大白菜的數量逐年減少,昔日的當家菜受到冷落也就不足為奇了。
問題二:
面積沒擴大 為啥菜價低
崇召村經紀人于海忠還記得,2012年,村里的大白菜8分錢一斤,仍然賣不掉,好不容易等到2013年的好行情,價錢漲到了0.8元一公斤,誰知時隔兩年,今年大白菜的地頭價眼看又要跌入谷底。他實在想不通,村里的大白菜種植面積并沒有擴大,為啥菜價這么低。
記者隨機走訪了市區幾家農貿市場和大型超市,發現大白菜的零售價每公斤不到一元,甚至有一家超市搞促銷,大白菜只賣0.38元一公斤。記者在蔬菜批發市場采訪時了解到,崇召村的大白菜在安陽市蔬菜批發市場占有量不足一半,價格更低的山西、河北等外地大白菜卻占據半壁江山。蔬菜批發商解釋,由于周邊省份都種有大白菜,集中上市后,市場需求只有那么多,菜農不得不壓價銷售。至此,于海忠的疑問也迎刃而解,該村大白菜種植面積沒有擴大,仍然賣不上價也不難理解了。
問題三:
集中上市跌價 損失如何彌補
在崇召村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河北省邯鄲市一位蔬菜批發商準備來村里收購200萬公斤大白菜,儲存在冷庫里,等春節過后再上市銷售。經紀人于海忠感慨地說,批發商現在買的白菜每棵不足1元錢,可等春節過后再上市銷售,每公斤就能賣到2元。由此可見,大白菜延期分批上市的重要性。
記者專程采訪了市農業局市場信息科負責人、蔬菜專家陳世安,他也認為,調整品種結構,合理安排種植茬口,排開播種,分期上市,可降低大白菜集中上市跌價的風險。據了解,崇召村的大白菜不但集中上市,而且暢銷品種并未得到大面積推廣種植,該村種植的大白菜有秦白2號、東京9號和868等品種,盡管秦白2號因為菜幫大、菜葉小不受蔬菜批發商歡迎,但村里仍種植有800多畝。
上凍前銷售不完,大白菜就會爛在地里,在崇召村沒有冷庫儲存的條件下,陳世安提醒菜農,當務之急是在上凍前,將尚未銷售的大白菜挖窖立根儲存,以延期分批上市,彌補集中上市的損失。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陸地菜的品種單一、菜價低的問題,還要靠調整種植結構,發展設施蔬菜來增加菜農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