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高效節水灌溉讓西北農田“不喊渴”農民得致富

   日期:2015-11-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735    評論:0    

  深秋時節,在寧夏西海固以往撂荒的旱地上,大片玉米收割后的金黃色映入眼簾,正在整理高效節水滴灌管道的農民喜上眉梢:“今年這片地有水澆、收成好”。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楊郎村第一次用滴灌設備種玉米。村書記曹輝說,全村7000多畝土地,原來12眼機井只夠灌3000多畝,剩下的當旱地種。今年鋪設了高效節水管道,3個機井能灌2000畝地,旱地變“水田”。

  “種地省心多了。”一些村民告訴記者,用了新技術,原來靠天吃飯的旱地,現在有專人統一灌水,產量還多了20%,1畝地1年灌3次,每次用水最多10立方米。

  西海固地處寧夏中南部,山大溝深、干旱少雨,當地群眾人均占有可利用水量僅51立方米,加之大水漫灌的落后用水方式,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民增收困難。

  為進一步實現農業節水,寧夏今年加大土地流轉、種植結構調整力度,推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尤其在中南部山區,隨著節水灌溉技術不斷完善,農業耕作也逐步精細化、現代化。

  記者來到中衛市沙坡頭區柔遠鎮雍湖村,當地通過推行滴灌設施,畝均節水550立方米,節水的同時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管理,經測算,今年畝均節肥10公斤至15公斤,畝均增產50公斤至100公斤。而且,土地采用機械化耕作,每畝還節省4個勞動力。

  借助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寧夏干旱區優勢特色產業迅速發展。目前,中衛市形成了硒砂瓜補灌、香山北麓棗瓜間作、北部沙漠速生林滴灌等致富產業,農業生產不斷向產業集約化、產品優質化轉型,農民致富的路子越來越多。

  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廳長吳洪相說,寧夏近年來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截至去年底面積累計達196萬畝,實施高效節水灌溉的項目區經濟作物畝均增產30%以上,畝均增收超過1000元。預計到年底,全區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將達230萬畝。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不僅在寧夏中南部貧困地區逐年得到推廣,在中國西北貧困人口集中的新疆、甘肅等省區也被廣泛應用。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新疆高效節水農田面積已發展到4180萬畝;而甘肅省從2013年起針對河西走廊7個地市,開發高效節水灌溉土地面積1000萬畝。

  據了解,今后,部分西部省區還將持續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探索利用設施和技術讓有限的水澆更多的地,以農業高效生產帶動當地農戶擺脫貧困。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