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三家鄉種植的萬畝甜菜進入了收獲期,該鄉黨委政府積極部署,組織人力、物力做好甜菜采收、拉運和交售工作。
在甜菜主產區之一的三家鄉北四家村的甜菜地里,村民王國際正和同村的20多個農民一起收甜菜。隨著收獲機械一路走過,地里的甜菜被齊刷刷拔了出來,緊隨其后的工人麻利的將甜菜撿起,放到運輸車輛上。
王國際對記者說到:“ 一畝地產量好一點的6噸,差不多的就是5噸半、5噸左右,收益比別的農作物要好,一畝地5噸半可以凈剩1000元。今年主要是機采模式,要是人工的話一畝地要300元錢,機采就是一畝地150元錢,都是定死的,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甜菜作為特色經濟作物,產量高、效益好,是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產業。但是近些年來受建平縣局部地區干旱少雨、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工等諸多因素影響,當地農民種植甜菜的積極性不高。為了讓這些農戶重拾種植甜菜的信心,三家鄉采取優先土地劃撥、政策鼓勵、發展訂單農業等措施,有效促進了此項產業的發展。同時,該鄉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通過宣傳動員、外出考察、科技培訓等形式,轉變農民種植理念,加快農田種植現代化、機械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