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在精河縣托里鎮克孜勒加爾村村民袁建剛的山藥地里,他和傭工們正在采挖山藥。
今年39歲的袁建剛,靠種植山藥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種植能人。3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袁建剛聽說山藥價格較高,于是考察本地的山藥市場,并決定種植山藥。
第一年試種,袁建剛發現村里的沙土地非常適合種植山藥,每根可長到1米多長。今年,袁建剛種植的60畝地山藥,總產量在120噸左右。“我們的山藥主要銷往伊犁,需求量比較大,都供不應求呢。”說起銷售,袁建剛一點也不犯愁。
據了解,今年疆內市場的山藥收購價最低每公斤5元,袁建剛種植山藥的毛收入預計在60萬元左右,除去成本,純收入可達24萬元。看到種植山藥豐厚的經濟回報,同村的許多村民慕名前來“取經”。袁建剛表示,他愿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種植技術傳授給周圍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