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委、省政府把培育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一個大的戰略,在武威市先行先試,給全省做出樣板。武威市涼州區委、區政府抓住機遇,認真落實,把培育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和新興工業的重要舉措,通過創新模式建基地、技術服務提效益、加工利用延鏈條、政策扶持促發展,積極示范推廣,大膽探索實踐,全區種植甜高粱8.97萬畝,其中榮華集團公司種植甜高粱2.7萬畝,甜高粱產業發展有序推進。
明確產業定位抓落實靠實責任
涼州區委、區政府對培育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度重視,專題研究,制定了《涼州區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規劃》和《涼州區培育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方案》,成立了區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和單位為成員的培育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產業鏈領導小組,建立了黨政齊抓共管、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產業定位,細化目標任務,出臺扶持政策,靠實工作職責,把甜高粱作為新常態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全產業鏈,推動循環經濟、現代農業、新興工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開發治理沙漠,保護基本農田,節約用水,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涼州區實行區級領導包抓、區直部門包鄉、鄉鎮政府主抓工作責任制,涼州區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甜高粱產業發展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同時,將培育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任務納入鄉鎮和相關部門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年初分解細化任務,年中強化督促檢查、適時召開推進會議,年底進行嚴格考核,對措施得力、成績突出的鄉鎮和部門進行表彰,對工作滯后、完不成任務的進行通報,形成了推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確保了甜高粱“種得上、管得好、有效益”。
涼州區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手機短信、互聯網、宣傳欄等渠道,采取召開會議、科技培訓、專題講座、印發材料和組織鄉鎮黨政主要領導、種養大戶和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赴民勤進行考察學習等方式,廣泛宣傳甜高粱種植技術、加工效益、扶持政策、典型經驗和對提升“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效益、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意義,在涼州頻道播出甜高粱新聞報道60多期,發放宣傳光碟200多盤,刊發新聞稿件和宣傳信息100多篇,通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充分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了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
創新發展模式抓服務規模種植
涼州區堅持集約開發、集約經營的發展模式,科學規劃種植區域,把開發利用沙漠作為目標和方向,用經濟效益調動企業和群眾的積極性,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加快土地流轉,連片規模種植。全區建立集中連片千畝以上甜高粱種植示范點18個,其中:萬畝以上1個、3千畝以上1個、2千畝以上2個、1千畝以上14個,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種植面積達到5.6萬畝。
榮華新型農業公司采取“龍頭企業+基地+種植戶”的經營模式,在鄧馬營湖連片種植醇用型甜高粱2.7萬畝。長城鄉漠龍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土地開發+種植+加工+銷售”的模式,通過開發沙漠整理土地,在紅水河東岸種植醇用型甜高粱3000畝,畝均鮮秸稈產量可達到6噸,加工生產酒精和飼料后,畝均產值可達6000元。黃羊鎮土塔村依托涼州參圃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和“統一品種、統一配方施肥、統一機械起壟、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的管理方式,流轉土地1050畝,集中連片種植飼用型甜高粱,畝均鮮草產量達到8噸,畝均產值達到2800元,單方水效益達到6元,通過制作出售青貯飼料可實現收入620多萬元。河東鎮達家寨村依托多旺養羊專業合作社,堅持種養結合,流轉土地1021畝,統一經營,統一管理,集中連片種植飼用型甜高粱,種養畝均綜合效益達到3305元。
圍繞甜高粱種植、收獲和加工利用等技術,涼州區制定下發了《甜高粱種植技術規程》和《甜高粱青貯利用技術規程》,邀請省內外專家,組織技術人員,通過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印發技術資料等方式,加強對各級干部、村級技術員、科技示范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和農戶的培訓,切實提高甜高粱種植和加工利用技術水平,全區舉辦培訓班192期,培訓人員6.5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7.5萬份(冊)。同時,按照“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原則,實行農牧、農機部門領導包片、技術人員包鄉鎮、包示范點責任制,抓住播種、灌溉、施肥、病蟲草害防治、收獲加工等關鍵環節,深入田間地頭,駐區入場蹲點,大力推廣沙化土壤改良、精量播種、全膜雙壟溝灌栽培、全膜平作栽培、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作業和青貯利用等技術,全程做好技術跟蹤服務,全力提高甜高粱種植產量和加工利用效益。
落實扶持政策抓管理提升效益
涼州區整合項目、資金,對種植千畝以上甜高粱并建立飼草加工廠的合作社、牛羊規模養殖場(大戶),安排20萬元糧改飼試點項目進行扶持;對種植千畝以上甜高粱的牛羊規模養殖場(大戶),安排20萬元牛羊產業建設項目進行扶持;對開發利用沙漠種植千畝以上甜高粱的企業、合作社和個人,無償劃撥沙漠荒地,并安排土地整理項目進行扶持;對種植甜高粱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牛羊規模養殖場(大戶)和農戶免費提供種子,并利用牧草良種補貼項目每畝給予10元補助;對甜高粱灌溉用水水價按農業用水價格的50%計收;對甜高粱種植、收割機具優先享受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對甜高粱加工和機械制造項目給予相應貸款利息補助。全區先后發放甜高粱種子86.6噸,購置播種機923臺,安排糧改飼試點項目資金1000萬元、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60萬元、甜高粱產業專項資金354.74萬元。
涼州區引導支持區內農機制造企業與省機械科學研究院對接,積極研發生產甜高粱收獲機具,武威興旺農機制造有限公司于2014年自主研制成功甜高粱收割機,收割能力最高可達每小時10畝,2014年生產甜高粱收割機24臺,今年已生產40多臺,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年可生產200臺。利用國家農機具補貼政策,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和農機經營戶等購置大中型甜高粱青飼料收獲機70臺,積極做好甜高粱收獲工作。利用糧改飼、標準化養殖和牛羊產業建設等項目,鼓勵支持牛羊養殖場(小區)、規模養殖戶和飼草加工企業(個人),采取窖貯、袋貯、堆貯、裹膜青貯的方式,大力開展飼用型甜高粱青貯利用。全區建成青貯池2195個185萬立方米,購置揉草機、打捆機、裹膜機等加工調制機具6839臺(套),目前完成甜高粱青貯10萬噸。武威熙泰牧業公司目前存欄肉牛3000頭,青貯飼用型甜高粱1.65萬噸,通過甜高粱青貯飼料飼喂肉牛,每頭肉牛年可節省精料360公斤,節省飼料費1080元,僅此一項公司年可降低飼料成本324萬元。同時,收儲1噸甜高粱350元,較收儲全株玉米節省100元,公司可節省青貯飼草收儲費165萬元,兩項合計節省飼料費用489萬元。利用武威市甜高粱產業加工及機械制造企業貸款貼息政策,鼓勵支持涉農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投資建設醇用型甜高粱加工廠,加快高壩華禾農民專業合作社、清水麥香農業開發公司、長城漠龍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金武酒業公司等醇用型甜高粱加工廠建設,醇用型甜高粱加工能力達到7.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