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陜西富縣36萬畝蘋果統一生產標準

   日期:2015-10-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80    評論:0    

  如今正是蘋果成熟的季節,在陜北富縣平坦的中指塬上,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位于陜西省富縣吉子現鎮南村的蘋果示范園里,樹下鋪著為蘋果著色的反光膜,果農劉彩玲偶爾調整蘋果以防日光曬傷,再經過數天的自然著色,她家的9畝蘋果園預計將迎來4萬斤的豐收。

  以創建全國良好農業示范縣為引領,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富縣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推進36萬畝蘋果基地的標準化生產,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大幅度提升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陜西檢驗檢疫部門通過“源頭管理+過程監控+出口檢測”,既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做出了創新,也為質檢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探索出了有效途徑。

  推廣良好農業規范促農業升級

  “五谷雜糧遍地有,九州不收鄜州收”,陜北富縣,古稱鄜州,素有“塞上小江南”、“陜北小關中”之稱。富縣位于黃土高原與渭北旱原的交界地帶,川塬相濟,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富縣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栽植蘋果,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

  據富縣副縣長魏恒介紹,富縣屬于典型的農業縣,農業發展經過歷次產業結構調整,全縣農業發展基本完成了規模擴張階段,正在進入產業水平提升階段。實施良好農業規范(簡稱GAP)認證,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創建全國良好農業示范縣成為富縣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戰略選擇。

  “良好農業規范”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建立規范的生產經營體系,保證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安全,更好地配置資源,尋求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性管理措施。目前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已經被61個國家的2.4萬多家農產品生產者所接受,通過認證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富縣從2012年開始創建全國首家良好農業規范示范縣。2014年9月,富縣獲得國家認監委授牌,成為全國首個由政府主導、在全縣范圍內實施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的縣,為我國良好農業示范認證各階段的評價標準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

  魏恒表示,通過建設農業投入品三級配送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三級監管體系、農產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富縣集聚優勢資源形成合力,如今已經基本摸索出一套系統化的工作模式,讓農業生產活動均有標準可依。如今,富縣正在推廣“每畝地留30株樹,施8000斤有機肥,產值達到2萬元”的優果工程,落實蘋果標準化生產。

  截至目前,富縣共認證良好農業規范生產基地25.5萬畝,其中包括36萬畝蘋果良好農業規范工作,認證掛果面積25.2萬畝,以蘋果為主的主導產業認證面積占全縣總種植面積的70%以上,率先實現了“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示范縣”,為進一步推進、推廣全國“良好農業規范示范縣”積累了實際經驗。

  加強源頭管理為農資使用建檔

  在富縣創建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示范縣期間,質檢總局和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員多次來到富縣果園實地查看情況,與當地農業、果業部門的技術人員商討需要重點把握的環節和事項。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植檢處副處長李衛民就是其中一員。

  隨著我國外向型農業不斷發展,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但國際上動植物疫病疫情呈多發態勢,國外對農產品質量和安全衛生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李衛民說,曾經發生過的一個真實案例是:加拿大在一批進境蘋果抽檢中發現一頭山楂葉螨,因此禁止進口我國蘋果1年多時間。目前在蘋果出口加工環節增加“一刷二吹三浸四洗五風干”的除螨程序,每個蘋果的成本增加了0.1-0.2元。

  魏恒表示,產品安全最終要依據檢測部門的檢測結果說話,但重心卻在整個產業過程,尤其是生產環節。富縣近幾年農產品安全工作主要把精力放在農資的入口把關、市場監管上,嚴格實行農資準入等級制度、高殘毒農藥禁用限用制度,嚴格落實農資三級配送和三級監管責任,指導好施肥、施藥時間和方法,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在富縣羊泉鎮正東果品專業合作社果園門口,《農藥使用指南》明確地列出了蘋果園嚴禁使用、限制使用的主要農藥品種以及允許使用的殺螨劑、殺菌劑。在富縣綠地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320戶社員每戶都有一本《蘋果基地生產手冊》,詳細記錄了果農應對季節性病蟲害的操作方案,購藥時間、購藥渠道,提貨時間、施藥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這些合作社都要求果農嚴格按照良好農業規范進行生產操作,不合規范的不予收購。

  吉子現鎮南村果農劉彩玲的果園里,樹枝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果樹上掛著A4紙大小的粘蟲板,被粘住的蚜蟲密密麻麻。據富縣果業局總農藝師任玉亮介紹,通過殺蟲燈、粘蟲板等生物物理防治技術的使用,蘋果基地的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富縣蘋果一個生長周期允許使用農藥6到7次,而國外類似的規模生產允許使用農藥12次左右。

  劉彩玲說,加入了合作社后,肥料、農藥等農資產品都由合作社配送,在農產品投入上,1畝地能節約300多元錢。

  “為農戶節約農資成本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統一農資從源頭上杜絕了不合格農資產品和禁止使用的農資流通,確保了農資市場的安全。”任玉亮表示,富縣初步建成了覆蓋全縣的“縣級配送中心-鄉鎮配送站-村級零售點”三級直銷銷售網絡,全縣設19個鄉鎮農資配送站、168個村級配送點。縣域內70%以上的放心農資實現連鎖、統購、配送等營銷模式,高毒農藥全部禁止使用,保證農資安全。

  良好農業規范在農業生產技術標準中的主要地位逐步得到果農普遍認可,產業效益和質量安全大幅提升,三年來農產品送檢全部合格。

  檢疫關口前移提升農產品競爭力

  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的國際互認工作幫助出口企業跨越國外技術壁壘,有效地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促進我國農產品出口。

  李衛民表示,在農產品進出口方面,檢驗檢疫部門主要的兩項工作內容為動植物檢疫和食品安全檢測。如今檢驗檢疫部門主動與地方政府有關監管部門配合,形成服務出口農產品生產的合力,檢驗檢疫工作重心由最終產品檢驗向生產加工過程監管延伸,做到關口前移、科學監管,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和國內農產品出口。

  據介紹,檢驗檢疫部門創新檢驗監管模式,在企業自檢的基礎上,通過出口風險分析、企業分類管理把好出口關。具體來說,就是根據不同市場的風險高低,進行動態風險管理;結合產品類別、日常檢驗檢疫情況、出口國家檢驗檢疫要求以及企業的誠信建設等情況對出口企業進行分類管理,降低相關成本,為蘋果出口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

  吉子現鎮的蘋果基地是陜西綠平實業有限公司出口歐盟、中東、東南亞、中亞注冊果園。陜西綠平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錄平表示,在陜西檢驗檢疫部門、富縣果業局和富縣農安辦的指導下,按照“科學檢測、統防統治、采前檢測、建檔溯源”的原則,根據出口國國家要求對病蟲害進行監測防治,重點對國外關注的食心蟲、實蠅、褐腐病等病蟲害進行監測預報,確保出口果品的質量。

  以劉彩玲的果園為例,通過良好農業示范的標準化生產,如今果園內直徑80毫米的蘋果占比由此前的20%升至50%,去年收入比2011年增長了近五成。

  張錄平稱,公司的蘋果在按照良好農業規范標準生產之后,畝產量達2300公斤左右,優果率約8成。2014年11月到2015年5月,公司出口創匯達346萬美元。

  據統計,2012年,富縣蘋果總產量45萬噸,產值18億元,果農人均蘋果純收入9230元;2014年,富縣總產量55萬噸,優果率達到83%,產值達到25億元,果農人均蘋果純收入1.36萬元,較2012年凈增長32%;今年預計總產值將達到56.7萬噸,蘋果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巨變中,良好農業示范認證功不可沒。

  2014年11月,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孫大偉到富縣調研時曾表示,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并非一勞永逸,還需加強后續監管,不斷完善,力爭富縣經驗成為中國經驗。陜西檢驗檢疫部門正在進行后續監管的探索,不斷創新,力爭通過富縣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示范帶動,促進陜西整個農業產業化進程。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