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葡萄賣的還行,雖然今年雨水大,地勢低的葡萄園遇澇,但總體上還算豐收。”家住德保縣城關鎮百登村百登屯葡萄種植戶黃福學高興地對筆者說。
黃福學種植葡萄已有6個年頭了。回想起當初種葡萄的事,黃福學深有感觸地說:“原來這片地是種玉米的,有一天,我在縣水果市場看到,市場上銷售的葡萄都是從外地運進來的,且價格很貴,于是我就有了種植葡萄的想法。”
那時德保沒有種植葡萄的先例,黃福學就結合本地的氣候條件,仔細對葡萄的生長習性、適應的土壤環境、年平均日照時間和強度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了解。2008年,黃福學開始引進了150株葡萄在自家承包地上試種。為了確保種植成功,他到縣農業局向專家討教葡萄種植及常見病的防治知識,買了相關書籍研讀。黃福學邊學邊干,在他的精心培植下葡萄第二年就結出果實,第三年全部成熟,平均每棵葡萄的產量在20斤左右,150株年產量約3000斤。這讓黃福學激動不已,他靠150株葡萄初步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條件。為擴大種植面積,黃福學在離家不遠的地方租了50多畝旱地種植葡萄。
“現在,我的葡萄園已擴大到53畝,今年第一代葡萄已收入50多萬元,第二代還可收入40萬元左右。”黃福學講究科學種植,他種植的葡萄果大味甜,每年收獲的季節,上門購買葡萄的人絡繹不絕,不用出家門葡萄就銷售一空。
黃福學不等不靠,憑著勤勞和闖勁,實現了他種植葡萄的致富夢。致富后的黃福學毫無保留地把種植技術、銷售信息傳授給想發展葡萄種植的群眾,帶動周邊鄰居走種植葡萄的致富路。今年4月,黃福學被評為德保縣第一批專業技術和農村實用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