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晚稻成熟。筆者來到遂川縣泉江鎮洲下村的農田里,當地村民陳從普正抓住天氣晴朗的有利時機收割晚稻,今年他家百畝水稻長勢喜人,豐收在望。這得益于縣里的小農水節水灌溉改造項目,被當地農民稱贊為通往農田的“自來水”。
據了解,為了解決村里灌溉難的問題,去年洲下村通過政府支持、農民自籌等方式投資40余萬元,建立了節水灌溉項目,解決了村里300多畝稻田灌溉問題。“我們這里有集水灌溉項目以后啊,放水可方便了,現在只要開關一擰,水馬上就到田里了。現在我把以前沒種的田全部種上去了,多種上了七八畝田,長勢很好。”村民陳從普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幸福之感溢于言表。該村這種新的灌溉方式由原來老的渠道灌溉轉變成管道灌溉,采用“豐”字型布置,管道灌溉可自行控制水流大小,并精確用水計量,實現了節約用水。灌溉方式的改變不僅提高了用水效率,同時更是帶來了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提高。“自從集水灌溉工程實施以來,為我村幾百畝土地的灌溉帶來極大方便,以前由于村民爭水,打架的事情時有發生,現在不見了,為大家帶來了方便,村民們以前荒蕪的田現在都種起來了,提高了產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泉江鎮洲上村村支書李秋生介紹說。在“小農水”節水工程的引領下,遂川縣進一步加大水稻種植、蔬菜、果業等產業種植基地建設。目前,遂川縣擁有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達41家,以訂單和合同形式帶動近10萬戶,節水改造形成的特色農業帶領遂川農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