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互聯網+”改變中國農業產業鏈模式

   日期:2015-10-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5    評論:0    
核心提示:千家萬戶分散種養、農產品質量安全難監管一度是中國農業轉型中難以破解的頑疾
   千家萬戶分散種養、農產品質量安全難監管一度是中國農業轉型中難以破解的頑疾,然而,作為小農戶與大市場紐帶的“網農”群體卻在不經意間開始破題。
 
  重慶市云陽縣蕓山農業開發公司董事長楊雪梅就是這樣用標準把小農戶對接上國際市場的新“網農”。從2008年至今,放棄高薪工作回鄉創業的楊雪梅已帶動3000多農戶種植了一萬余畝菊花。2014年底,楊雪梅的公司開始網銷,短短一個月瀏覽量過萬,銷售額逾30萬元。
 
  楊雪梅意識到,對于農產品電商企業而言,成也網上,敗也網上,如果3000多農戶種植的菊花有一戶質量出了問題,砸掉的將是整個公司的招牌。
 
  為此,楊雪梅給基地農戶制定了嚴格的有機菊花栽培標準,并提供統一育種、統一配送種苗、統一種植技術、統一收購標準。
 
  除了“自控”品質外,楊雪梅還引入外部標準對基地產品進行等級評定。現在基地里達到歐盟有機認證的菊花不僅以克論價,還遠銷到海外,已經接到來自英國的40萬英鎊訂單。
 
  安徽省商務廳市場建設處副處長王首強認為,當前農村電商銷售的多是農村分散生產的土特產,進入電商平臺銷售后如果缺乏有效質量把控,將直接影響網農的信譽和經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越來越多網農開始自發當起農產口質量安全的“把控人”甚至是農產品質量標準的倡導者。
 
  安徽岳西縣來榜鎮的“網農”王棟在淘寶平臺上經營著一家銷售岳西當地茶葉的小網店,茶葉貨源來自鎮里分散種植的茶農。
 
  談起農產品質量,他坦言,最初只要農民拿來的茶葉都收,但后來逐漸意識到品質不高的茶葉對網店信譽影響很大。如今,他收購茶葉時更注重質量標準,只收高山茶和采摘工藝好的茶,而且堅持人工炒制。
 
  浙江遂昌網店協會的林頌文認為,“網農”是提升農產品品質和附加值的重要力量,他們前端聯接市場、后端對接生產農戶,可以將市場上需要的產品及時反饋給農戶,并且引導農民按照一定的標準去做,倒逼小散農戶的標準化生產。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農村電商銷售額已超過1400億,僅在淘寶、天貓平臺上注冊的農村網店數就超過160萬個。到2016年,中國農村網購市場總量有可能突破4600億元,10年或者20年后,農村網購市場或將超越城市。
 
  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國家行動正在起步。財政部、商務部日前下發通知,明確表示進一步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互聯網+”的農業變革只是開始,在政府支持、行業發力、多方協同之下,“網農”的多米諾效應將不斷深化,未來五到十年,電商將會給農村帶來革命性變局。”阿里研究院研究員張瑞東認為。
 
  張瑞東描繪了未來的遠景:今后從消費者到流通者再到生產者,互聯網將漸次向上游賦能,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未來將指導農民生產,進入育種、栽培、施肥、灌溉等多個環節,倒逼“精細農業”形成。
 
  不僅如此,通過電商平臺的“二維碼+云計算”技術,將實現對農產品供應過程中的各種信息進行紀錄儲存,從而實現對農產品的溯源。最終,互聯網將實現對整個農業產業鏈的再造,推動農業現代化早日到來,張瑞東說。
 
  三農專家萬寶瑞認為,當前“互聯網+農業”正在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全面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站在“互聯網+”的風口,未來變革仍在繼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