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古丈縣高望界鄉巖坳村村民尹功兵的黃柏基地里,記者看到他家的黃柏高聳,連綿成片,他高興地對記者說,今年出售黃柏1.5噸,收入3萬多元。近年來,古丈縣在山地開發中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依托本縣中藥材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據統計,全縣種植木本、草本、塊莖類藥材達到2萬畝,黃柏、杜仲、厚樸、茯苓、白術、金銀花、天麻等大中藥材品種7個,年產值1500萬元。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區域發展到高峰、高望界、巖頭寨、山棗、河蓬、坪壩、古陽等7個鄉鎮55個村,藥農2985戶,去年戶均中藥材收入5025元。
古丈縣田馬中藥材協會自2010年成立以來,針對高望界山脈所轄鄉鎮的自然條件和農民生產的實際,對中藥材種植進行論證分析和聽取專家及當地農民的建議,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協會促進藥農增收的主要職責。五年來,協會帶領廣大藥農邊育苗、邊栽植、邊管理,逐年增加藥材面積,在古陽鎮田馬村高寒山區開展天麻、茯苓、白術等貴重藥材種植試驗示范50多畝,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總結出一套高產栽培經驗,畝產值達到5000元以上,栽植黃柏等喬本藥材成活率達到95%以上,營造藥材林不僅綠化了荒山,也使荒山變成金山銀山增收潛力巨大。
為提高廣大藥農科技和管理水平,該協會采取有力措施促進藥材產業快速發展。培育科技示范大戶,每村每個項目培養3-5戶科技大戶,每戶木本藥材植面積在30-50畝,典型示范,大戶推動。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每年春夏秋三季協會聘請州縣專家深入基地現場培訓,解答藥農在生產加工中遇到的難題。發放技術培訓資料,每年為農戶無償發放中藥材生產加工技術資料5000多份,舉辦培訓班3期,提高藥農種植和加工科技含量,提升藥材品質和等級。協會為藥農實行統一銷售,消除藥農貨多滯銷顧慮。每年協會組織人員到省內外參加訂貨會、簽訂購銷合同。由于所產藥材質量好,價廉、貨多,廠商主動上門收購,幾年來中藥材原藥銷路好,藥農都得到實惠。制訂發展規劃,協會在現有基礎上結合退耕還林政策,計劃每年培育藥材50畝,新造藥材林2000畝以上。到2020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到3萬畝,產值5000萬元以上,藥農戶均收入1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