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靜安區新福康里小區的“社區直供點”已經開始設攤,流動商家在居民樓下有秩序地排成兩排,出售各種生鮮蔬菜、豆制品、禽蛋等,還有“老字號”百雀羚雪花膏、上海藥皂、蛤蜊油等。同時,靜安區在這里舉行“社區商業為老直供服務工作聯盟成立暨社區巡回服務啟動儀式”,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讓社會組織承接協調30多個小區的直供服務,服務老年居民。
靜安區既是商務成本高昂的現代商務區,又是老齡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區,超市、菜場等便民網點分布不均衡,老人購物不方便。為此,靜安區商務委創新服務供給方式,引入“互聯網+社區”商業新技術新模式服務民生。
目前,靜安區39個有需求的小區都開設了直供點,每周開設一次。參加直供服務的單位有“清美豆制品”、“城市超市蔬菜”、“敏順蔬菜”、“九百集團”、“開開集團”、“綏博農產品”等。這些單位以“直供直銷”方式提供服務,價格一般低于市場價10%至20%左右。對于店老板來說,這樣的服務方式也不“虧”。清美豆制品服務點小老板周昌富說,他在靜安區15家小區都設有攤點、平均每天安排2-3個小區,走“薄利多銷”路線,銷量是菜場銷量的5倍左右。
除了價格問題,居民們同樣關心食品安全和周邊環境。區商務委負責人說,他們對直供服務單位的證照、服務和價格等方面嚴格篩選把關,實施街道、部門、巡查和第三方專業機構相結合的居民滿意度績效評估,直供服務做得好不好由百姓說了算。
“小區”變成臨時“菜市場”后垃圾如何處理?一批來自服務企業的職工身穿統一綠色制服,在服務時間段里維持秩序,確保讓出小區道路、確保不喧嘩擾民、確保垃圾廢棄物不落地。
在提供直供服務的同時,靜安區還建立了一批助老網購點。以生活服務中心、樂齡家園等為載體,老年居民可前往這些網購點進行網上購物,在使用電子產品出現困難時,還有相關的工作人員幫助他們購買到相應產品。實行網上及電話訂購配送上門線上線下O2O模式,使老年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日常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