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安徽姐弟村官創業:受盡委屈 贏得信任

   日期:2015-09-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84    評論:0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哪兒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定遠縣第六批大學生村官王萌萌和王前龍姐弟倆從當村官的那一天起,就暗下決心,要像白楊樹一樣扎根農村,茁壯成長。
 
  2013年7月,王萌萌、王前龍分別從合肥工業大學法學專業和安徽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約好報考家鄉的村官,像父母一樣,在希望的田野上追尋夢想。經過嚴格選拔,同年8月,姐弟倆順利成為定遠縣擇優選聘的5名大學生村官中的兩位,分別任職于定遠縣蔣集鎮秦集村和吳圩鎮官塘村。
 
  創業路上,等待他們的將是什么?
 
  受了委屈 贏了信任
 
  種莊稼離不開化肥、種子、農藥,如果能幫農民買到既優質又便宜的種子該多好。王萌萌決定從這里入手,親自跑廠家洽談。
 
  聽說小王書記拉來了化肥,村民成群結隊趕了來。
 
  “王書記,你這化肥多少錢一袋? ”有農民問道。
 
  “每袋107.5元。 ”王萌萌笑著回答。
 
  有人虛驚:“啊,市場上同樣的化肥每袋140元,你拉來的肥料這么便宜,會不會有假? ”
 
  “哪有這樣的好事,誰送肥上門不想從中賺兩個?現在人講的就是錢! ”
 
  聽到“假”字,人們議論紛紛,三三兩兩轉身走了。
 
  小王急了:“你們聽我說,化肥是從省城合肥的廠家直接拉來的,價格當然便宜了。 ”可任憑她怎么喊,沒有一個人回頭。
 
  “我是村黨支部書記,出于好心幫群眾辦事,卻被誤會。 ”王萌萌百思不得其解,委屈得直掉淚。第二天,她決定找當地威望高、年紀大、輩分高的農民,賒銷給他們,并保證如有質量問題,不僅不收錢,而且加倍賠償損失。
 
  “王書記,你說話算數? ”“當然算數啦,我是村支書,咋能說話不算數呢! ”最終,純樸的農民同意賒她的化肥。
 
  “打開袋子一看二聞三摸,還真不錯。 ”“上到田里再一看,效果好得很。 ”從此,大家對王萌萌刮目相看,都說這個女娃娃能辦事。
 
  經此風波,王萌萌贏得了群眾的信任,群眾買農藥也來找她。王萌萌二話不說,馬上跑合肥,趕蚌埠,去南京,最終以每瓶低于市場價100多元的價格買來群眾需要的農藥,僅此一項為農戶節省了10多萬元。
 
  三顧茅廬 學得技術
 
  農民要致富,必須有產業。任村官不久,姐弟倆看到吳圩鎮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迅速,就動起了規模種植草莓的念頭。父母支持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先利用自家承包地種草莓,并給了一定的啟動資金。姐弟倆一邊整地建棚,一邊琢磨著到哪能學技術。聽說長豐縣朱巷鎮有一農戶有十幾年種植草莓的經驗,技術過硬、產量高、收入可觀,方圓幾十里小有名氣,姐弟倆決定前去請教。
 
  第一次上門,他們連門都沒能進去。過了兩天,他倆又去了,一個60多歲姓嚴的老漢聽說是來學習的,果斷回絕:“你們找錯門了,這里沒有什么可學的。 ”吃了兩次“閉門羹”,姐弟倆沒有放棄,很快第三次上門。
 
  “大爺,您好!我們是真心拜您為師,學習技術回去幫助鄉親們致富。 ”王萌萌主動拉著嚴師傅的手,誠心實意,恭恭敬敬。這一次,老嚴沒再推辭,說:“你們兩個娃娃還真有一股子鉆勁,原先我怕你們吃不了苦,才攆你們走的。現在看來你們是鐵了心的,我也不應該保守那么點‘小秘密’嘍! ”
 
  之后,嚴師傅傾囊相授,姐弟倆虛心學習。回來后,他們立即找親戚朋友借,到信用社貸款,籌集近20萬元到杭州購買草莓苗。從選地到建棚,從選種到栽植,經過40多天的苦干,2013年9月,皖圩草莓園在吳圩鎮高埂村建成了。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一顆顆草莓苗迎風起舞,好不喜人呀!
 
  堅持不懈 喜獲豐收
 
  剛畢業的大學生往往把事情想得簡單。姐弟倆認為草莓苗栽下去就沒事了,只等著收獲就行了。沒想到,一個星期過去,草莓苗不再亭亭玉立,而是萎靡不振,每天都有幼苗枯死。他倆心急如焚,一棵苗就是一塊五毛錢呀,怎么辦?事不宜遲,他們趕快請來專家把脈,得出結論是:草莓苗在運輸途中受熱,加上種植經驗缺乏,造成大棚冷熱不均,幼苗枯萎。
 
  半個月過去了,當初辛辛苦苦運回來的幼苗只有一半成活,10萬多元等于打了水漂。在專家的指導和朋友的幫助下,他們再次到浙江買苗補種。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年底,紅燦燦、亮晶晶的草莓正式上市。
 
  2014年的5月,姐弟倆又在草莓園對面種植大棚西瓜,從選種到育苗再到栽培,一絲不茍。他們種出的西瓜因瓤甜、皮薄、口感好,慢慢賣出了名氣,吸引了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客商上門訂購。今年夏季的西瓜早在春節時就被預定了。
 
  西瓜成功了,姐弟倆又種植了葡萄,發展起大棚蔬菜,種植辣椒和豆角,并貸款蓋起了300多平方米的育秧工廠,為周邊農戶提供4000畝左右的優質水稻秧苗。為帶動更多農民致富,姐弟倆牽頭成立了吳圩鎮皖圩種養專業合作社,吸納社員100余人,免費提供技術培訓指導,帶動周邊種植草莓、蔬菜瓜果數百畝。去年,合作社實現產值300多萬元,社員年人均增收15000元。
 
  如今,姐弟倆經過努力,分別擔任了吳圩鎮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和官塘村村委會副主任,他們的創業夢正在繼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