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七團高效節水農田建設項目區,機聲轟鳴,鏟斗翻飛,呈現一派火熱的勞動場景,這標志著該團2015年秋季第二期2萬畝高效節水農田建設全線展開。
日前筆者從該團有關部門了解到,從去年起,該團計劃投資1億元,利用三年時間,建設高效節水農田10萬畝,今年,完成高效節水農田4萬畝,占建設面積40%,此舉結束了農工長期依賴堿水灌溉、耕地泛堿、農作物產量在低谷徘徊的歷史。
該團地處新疆額爾齊斯河畔,耕地面積10.86萬畝,由于基礎差,底子薄,農田渠道防滲及其配套建設老化,造成了用水高峰期,大部分農工依靠排渠堿水為農作物“解渴”,致使耕地泛堿、農作物產量下降、職工收入在低谷徘徊。為了改變現狀,去年,該團積極爭取國家建設項目,把大力實施高效節水農田工程,作為“十大民心工程”內容之一,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制,工程實行招投標,確保施工質量。
2014年,該團投資3000余萬元建設高效節水農田3.6萬畝,架設10KV高壓輸電線路8公里、4KV輸電線路1公里,鋪設地埋管道86公里,實現了當年施工,當年使用,當年見效目標。讓1連、2連、4連、8連項目區510名職工,告別了灌溉期用水緊張、用水泵抽用排渠堿水應急,致使土地返堿嚴重、產量下降、農產品品質下降歷史。項目實施后,節水灌溉效益明效提高,每畝節約用水120立方米,減少了渠道占地面積,增大了種植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先進的灌溉設備,減少了人工,為灌溉大大節省了時間,農產品品質明顯提高,項目區種植打瓜,無殼南瓜,花蕓豆等經濟作物,每當到了收獲季節,各地客商慕名趕來,收購農產品,每畝增加效益600元。
高效節水工程讓農工得到實惠。今年,該團四連職工張偉忠在項目區試種黑小麥,畝效益達到3000元。張偉忠喜上眉梢地說:“團里建設高效節水工程,是老百姓最滿意工程,現在,所需灌溉用水降低了,勞動強度也降低,土地利用率、農產品品質和收入也提高了,我們打心眼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