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隆昌縣響石鎮積極探索特種水產養殖方式方法,為廣大水產養殖戶、農民尋求致富道路。
搭建平臺。圍繞池塘、稻田和重點水庫等漁業水域,規劃水產養殖面積8340畝,其中特種水產養殖面積3000畝,優化特種水產養殖布局;堅持“水利項目服務產業發展,產業發展點亮水利項目”理念,將水利項目與水產發展緊密結合,完成以群樂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的3000畝現代特種水產園區,切實拓展水產養殖發展平臺。
發展特優品種。開展新品種養殖,培育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大閘蟹、湘云鯽、大鯢、鱷龜等特種水產品種,發展高附加值特種魚類,擴大名特優新品種覆蓋率。目前全鎮特色水產品品種達10余種。
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發展模式。實施稻田養殖,推行“魚-稻輪作、魚-藕共生”等特種水產稻田養魚模式,2014年,稻田泥鰍養殖面積520畝,產值624萬元。
強化科技支撐。加強與西南農林科技大學等農業院校的合作交流,集中解決水產養殖中關鍵性的技術難題,為發展水產養殖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同時,通過科技下鄉、專家幫扶等方式,開展水產技術專業培訓,先后共培訓12期600余人次。
優化銷售模式。以隆昌田園特種水產養殖公司為主導,積極發展連鎖配送、專賣、超市、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業務,完善城鄉市場信息服務網絡,暢通“綠色通道”,通過各種方式把大超市和生產基地對接起來,在流通營銷環節取得了新的突破,其水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截至目前,響石鎮已出產特種水產500噸,實現產值7000余萬元。建成特種水產園區1500余畝、合作社+農戶養殖戶130余戶,主要養殖南美白對蝦、大閘蟹、湘云鯽、泥鰍等,每畝養殖效益比普通水產增加1萬和1.5萬元,有力的推動了農民快速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