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安國市貴靈百順藥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片忙碌,工人們井然有序地用二維碼掃描槍掃描中藥材包裹上的二維條碼電子標簽,然后集中入庫。這是安國市正在試運營的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試點的一個場景。
“中藥材質量溯源體系,是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中藥材種植及流通、中藥飲片生產和使用各環節的追根溯源。通過給種植的中藥材貼上二維條碼電子標簽,用傳感器記錄種植、加工、檢測、配送、物流、銷售等各環節的關鍵信息,實現來源可倒追,去向可查詢。”安國市商務局局長趙國光介紹。
經過3年的探索,目前,安國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工作基本完成,并進入試運營。全市21個中藥材種植基地、36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54家中藥材及飲片批發企業、20家飲片零售企業、54家藥店、3家醫院及中心交易大廳1350余經營戶,都將實現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技術上的全程貫通。
作為全國首批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試點之一,安國以安國中藥都項目建設為契機,以打造“誠信藥都”為目標,將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列為安國市種植規范體系、流通標準體系、質量追溯體系“三體系”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
為加快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的應用,安國廣泛宣傳培訓,并出臺相關政策,引導企業和商戶自覺使用追溯體系。目前,該市上傳至中央平臺的溯源數據已達315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