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棗園里養黑山羊,每年種棗養羊的收入在50萬元左右,黃永紅成為寧鄉縣道林鎮小有名氣的致富能手和立體農業的典范。棗園里養黑山羊?怎么養?有什么好處?這倒是個新鮮事。昨日,記者來到黃永紅的棗園一探究竟。
愛學習,農民種棗11年成專家
黃永紅的棗園距道林鎮10公里,進山路坑坑洼洼,進了棗園才知別有洞天。黃家群山環繞,除了棗園,沒有其他人家。黃永紅初中畢業后從事過營銷和運輸工作。2003年,37歲的他決定回家創業。
“年輕時我就有了目標,40歲前回鄉創業。”黃永紅看中的村中棗園,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種下了第一批棗樹,但到90年代就難以為繼。在他之前,也有人承包過,但都鎩羽而歸。黃永紅沒有從事過農業生產,也沒有養棗經驗,但憑著一腔熱血,借錢貸款承包了300畝棗園。
“我看準的事,一輩子都不會改變。”黃永紅雖然倔強,但從不蠻干,承包棗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請來農業專家現場指導。而在隨后的10多年里,他買來各類種植和養殖書籍研讀,還經常參加各種農業培訓課,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的《致富經》節目更是他的最愛。“加上鎮政府的幫助和縣里農業專家的駐點指導,我用11年成長為種棗、養羊的專家能手。”黃永紅不無得意地告訴記者,由于氣候原因,今年其他地方的棗樹大規模減產甚至絕產,而他的棗園仍然保持著不錯的收成。
除草、整土、嫁接、種植……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經過黃永紅精心打理和栽培,棗園順利實現了當年栽植成活、次年開花結果、三年見產收益的預期效果。
善思考,種棗養羊互為依托
步入棗園,只見綠浪波動,果滿枝頭,記者一路采摘試味,黃永紅一路介紹,如數家珍。
“這是脆棗,入口生脆,果味甜美;這是奶油棗,一顆棗子有酸、甜兩種滋味……”黃永紅的棗園內原有20多個品種,后經種植摸索,現在園里還有10多個品種。同時,新引進的品種也正在陸續栽植,他決定從中篩選出適生、早果、優質、豐產的品種進行育苗和嫁接。
行走間,記者來到棗園旁的黑山羊養殖場,看到一群黑山羊正在搶食紅棗。“2005年時養殖黑山羊很流行,我也在棗園里放養了一批。后來我發現它們不吃草了,只吃掛在樹上的棗子。”黃永紅趕緊把羊又給圈起來,但也有意識地拿一些棗子喂它們。“結果羊生長得比以前快了,也變漂亮了,而且沒什么病。”不知不覺中,黃永紅的棗園有了立體農業的雛形:吃了棗果的黑山羊肉質鮮美,綠色環保;而羊糞肥地,又能提高棗果品質。棗和羊互為依托,實現了良性循環。
如今,黃永紅種棗、養羊兩不誤:棗園內約6000株棗樹每年能產棗果4萬斤,黑山羊養殖場則常年保持200頭左右的規模。粗略一算,黃家一年收入在50萬元左右。
“我會把這件事搞好,一直做下去。”今年,黃永紅又建起了倉庫和烤房,紅棗展示基地也初具規模,“下一步,我打算對棗子品種進行大規模品種改良,把棗場做大做強,最終建設成為湖南的‘紅棗大觀園’,同時也帶動附近的村民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