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疆且末縣投入項目資金498.66萬元新建地表水灌項目2萬畝,實施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地表水灌溉項目。
9月1號,記者在且末縣阿熱勒鄉地表水灌溉項目建設地看到,農民高喜斗正在使用設備。高喜斗種地十多年了,主要種紅棗、打瓜、棉花、核桃等作物,地表水灌溉項目建設極大地改善了他家的農業綜合灌溉的能力,給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高喜斗在采訪中告訴記者說:“這個工程非常好,節約水節約電,農民投入少,實惠,比其他的深井好。特別是節約能源,不浪費肥料,不浪費水,特別是節約電,對農民的受益太大了,對禾苗也好。”
高喜斗地里的地表水灌溉項目設計有兩個沉砂坑,土坑長45米,寬18米,高30米,容積1400立方米,清水池容積288立方米,項目配置變壓器2臺,水泵4個,管理房屋2套,有4個首部(沉砂池雙首部),主要是加壓滴灌的灌溉方式,以地表水為水源,打破了且末縣沒有地表水灌溉的歷史。
地表水灌溉技術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采用噴灌后,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種地實現了"三無",即無渠、無溝、無埂,大大減輕了水利建設的工作量,有力促進了農業向機械化、產業化、現代化,一體化方向的發展。
“現在滴管安了以后儉省勞動力,不打埂子,不放水,就是開關一開就行了,人也輕松,又節約肥料,節約了人工,人輕松,好處多,苗子也長的比以前好。以前澆水還要打埂子,還會跑水,現在就沒有這些問題了。”
且末縣水利系統黨委副書記張繼剛說:“通過這個地表水灌溉,把以前這個地邊渾水變成了清水,減少了農民清渠打埂子等環節,給農民投入省了好多時間,提高了苗木的生長速度,農民的經濟收入有所增長。”
據了解,2015年,且末縣投入498.66萬元新建地表水灌項目2萬畝,實施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地表水灌溉項目,從2015年三月底開始建設,六月底完工,現在已經基本建成使用,通過地表水灌溉建設為高效節水從規模化向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探索了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