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浙江力洋鎮因勢利導催生“水果拼盤”經濟

   日期:2015-08-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3    評論:0    

  “5月枇杷,6月楊梅,7月西瓜、水蜜桃,8月葡萄、火龍果,9月獼猴桃,春節前后有柑桔……浙江省寧海力洋鎮一年四季瓜果飄香,幾乎每個月都有水果可以收獲。”日前,筆者在力洋鎮采訪時,該鎮副鎮長童強強在介紹鎮里的水果種植情況時,掰起手指說了一大串。

  力洋鎮是寧海縣主要柑桔產區之一,由于位于東部的淤積平原,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出產的優質桔子皮薄光潔、橙紅艷麗、肉質脆嫩。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當地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勤勞善良的力洋人民不但對現有的柑桔品種進行了改良,還大量引進新的水果品種,使各種亞熱帶水果齊集于此。如今,從單一種柑桔到品種豐富、四季果香,力洋鎮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吸引了各方客商,鋪開了一條富民路。

  碩果累累,喜迎八方客

  “西園晚霽浮嫩涼,開尊漫摘葡萄嘗。滿架高撐紫絡索,一枝斜??金瑯??。”早上9點,八月的陽光燦爛得讓人睜不開眼,但在力洋鎮平巖村附近的250畝土地上,卻連成了葡萄綠海,令人賞心悅目。

  葡萄架下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整齊地掛在樹冠間,紅的晶瑩,紫的剔透,黑的誘人,在碧綠葉子的烘托下,越發惹人喜愛。這些“漂亮精致”的葡萄每到周末便會迎來一批批來自城里的“采摘族”。

  “這里的葡萄好吃,味道純正,與別的地方不一樣。”特意從城區驅車過來的網友“echo”一邊忙著采摘葡萄,一邊告訴筆者,每到吃葡萄的季節,她都會到力洋采摘葡萄,一邊欣賞田園風光,一邊品嘗美味水果,美哉。

  與“echo”有相同想法的市民還真不少,在葡萄園內,筆者看到不少市民和孩子們正在提籃、采摘、過秤、裝袋,葡萄園內好不熱鬧。

  該基地的負責人陳立青不僅是一名桔農,還是一個成功的柑桔購銷商。他告訴筆者,2008年,他承包了20畝土地,試著采用無公害管理技術,搞起了葡萄大棚種植,產出的葡萄鮮嫩飽滿、肉多汁甜。“如今,基地共引進了近10個新品種,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50畝,前來選購的客商來自全國各地。”陳立青預計,今年的葡萄產量會達到80萬斤,實現收入將超過500萬元。

  豐收的喜悅也同樣蕩漾在力洋鴻輝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章鴻輝的心頭。“7月底,第一批紅心火龍果剛一成熟,就被顧客訂購一空,來得晚的還訂不到。”章鴻輝笑著說,由于管理得當,他家臺灣紅心火龍果大豐收,按照每畝4000斤的產量、每斤20元的售價來算,產值將達到60萬元左右。“而且火龍果的采摘期比較長,從7月底可以持續到12月底。所以,我想著引進一些新的水果品種,搭配著火龍果一起銷售。”

  無水果,不夏天。時下,正是各種水果大量上市、價格親民的季節。除了葡萄和紅心火龍果外,近年來,力洋鎮還陸續引進了枇杷、櫻桃、西瓜、桃子、獼猴桃……一道道色彩繽紛的水果拼盤為寧海人的夏天帶來非同一般的舌尖感受。“新引進的水果品種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4200多畝,直接為農民產生經濟效益1.2億多元。”童強強說。

  傳統水果,發展優特品

  說起力洋的水果,寧海人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柑桔。作為寧海縣主要柑桔產區之一,力洋的前橫片和古渡片有近3000戶農戶是以種植柑桔為主業,種植面積達到了9200余畝,年產量2.3萬噸以上;第二個想到的那就是楊梅了,而路下施村和蓋倉村近500戶農戶種植了9000多畝的楊梅,年產量在0.63萬噸。

  雖說力洋柑桔的種植面積很可觀,但力洋的桔農卻并沒有受益很多,這主要是因為品種多為早熟、中熟溫州蜜柑,上市的時間沒有一定的優勢,而且產量大,價格自然就低了。筆者了解到,普通柑桔在盛產期價格有時能低到一毛錢一斤。因為賣桔的錢還不夠支付采摘的人工成本,于是,虧損大大挫傷了果農積極性,不少果農開始疏于果園管理。

  “水果產業是一個投入大、周期長、技術要求高的產業,對相關配套設施要求也很高。”童強強認為,單一的品種無法規避市場風險,要激發果農積極性,必須加緊傳統水果的轉型升級。

  今年56歲的王奇劍,與桔子打了一輩子交道。他告訴筆者,現在市場競爭激烈,桔農不能再單純地依靠傳統的擴大面積、增加總量等方式來迎戰市場。于是,在2007年,考慮到市場的各方因素,王奇劍引進了“由良”蜜桔,該品種果形好、糖度高、口感佳,更重要的是它與當地原有的溫州蜜柑有“親和力”,嫁接成果率高,同時,其成熟時間要比別的桔子早,一般在9月底就可采摘上市,在銷售時間上又跑贏了其它柑桔品種。2014年,王奇劍的“由良”蜜桔賣到了25元一斤,70多畝桔地的收入達到120多萬元。

  “我們的‘紅美人’是寧波市最熱門的優質雜柑品種之一,口感獨特,市場歡迎度高。”除了種植葡萄,陳立青還引進了新的柑桔品種。他介紹說,“紅美人”皮薄而緊、濃甜化渣、汁液豐盈,還隱約透出一股特有的幽香。由于種植較難、市場供應量少,2014年“紅美人”雜柑銷售價格達到30元/斤,是目前寧海縣生產的銷售價格最高的柑桔品種之一。陳立青的“紅美人”按畝產2500斤、平均價格20元/斤計算,畝產值將達到5萬元,經濟效益明顯。“今年,我們合作社還引進了‘丑八怪’和‘澳柑’,在寧海也是首次種植。”

  除了讓柑桔走上精品線路之外,力洋楊梅也通過矮化豐產、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技術,被打造成了優特品。“力洋楊梅品種很多,又以炭梅、東魁楊梅最為出名。”力洋鎮路下施村黨支部書記施建國說,今年雖然是楊梅小年,又加上受氣候影響,楊梅產量相比往年有所下降,但銷售價格卻比去年有了明顯上漲。“我們精挑細選,打造的精品東魁楊梅賣到了50元一斤,比普通的東魁楊梅貴了2.5倍,市場供不應求。”

  政府引導,打造名品牌

  隨著種植的水果越來越多,力洋鎮果農更想把水果這一產業做強做大,向名、特、優方向發展,創造出自己的品牌。于是,在穩定現有水果面積的基礎上,當地政府狠抓水果品牌的創建、培育和發展壯大工作。至目前,全鎮共注冊水果商標12個,“東魁”、“由良”、“紅美人”、“力林炭梅”等水果品牌享譽縣內外。

  為提升水果品質,力洋鎮把科技投入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一方面,該鎮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積極組織種植區的群眾到外地參觀,并邀請國內知名果樹專家到縣里指導生產。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農戶優質高效生產;建立水果種植示范園,帶動產業發展和質量提高;加大無公害生產力度,在全鎮范圍內大力推廣振頻式殺蟲燈、性誘劑等物理和生物防治進行無公害生產。

  2013年,第一屆力洋楊梅節的正式推出,更是增強“力林炭梅”、“東魁楊梅”品牌美譽度的精彩手筆。楊梅節,以節會為平臺促銷,不僅打通了銷售渠道,還通過打造品牌,擴大了力洋楊梅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同時,通過提升產業,轉型升級,與社會各界廣泛聯系,促進力洋楊梅的標準化、產業化生產。如今,力洋炭梅的產量突破了2000噸,東魁楊梅產量也有近500噸,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2500萬元。

  水果知名度與日俱增,近年來,力洋鎮積極依托近3萬畝的小水果,把農業資源和旅游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以休閑娛樂、鄉情民俗、體驗采摘為主題的鄉村特色旅游,培育了12個火龍果、葡萄、柑桔等特色生態采摘、觀光精品園,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健康長效發展。

  “現在周末來我這看花、賞孔雀、摘火龍果的人有幾十個。”章鴻輝說,火龍果開花和結果都十分漂亮,這種大棚火龍果果園最適合觀光采摘。再結合力洋鎮地理資源優勢,發展一個自然風光優美、異國風情濃郁的火龍果綜合觀光農場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陳立青也說,經過幾年的運作,他發現,游客很享受采摘游這種健康的生活體驗方式。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游客們既能夠品嘗綠色食品,又能夠在旅游活動的過程中體驗精神上的愉悅。“個人覺得,采摘游這種自助型的旅游產品會受到越來越多休閑群體的青睞。”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