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古魯板蒿鄉古魯板蒿村“兩委”班子積極探索中藥材種植的致富門路,由村干部試種成功,打消村民在藥材種植上的疑慮,并通過政策引導、惠農資金支持等舉措,使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種植中藥材走上致富路。
古魯板蒿村位于老哈河南岸,由于近年干旱,傳統的耕種方式讓農民農業收入微薄,許多農戶對一些瘠薄荒地選擇棄耕,大片山坡地幾度荒蕪。針對這一現狀,古魯板蒿村“兩委”班子決定與喀拉沁旗榮濟堂制藥廠聯合,引進藥材種植,主要種植中藥防風。
由于村民已經習慣老一套的種植模式,對于特色藥材種植不認可,沒人敢牽頭。黨支部動員村“兩委”成員以每戶10畝進行試種,統一購買種子,統一聘請藥廠技術人員指導,統一進行銷售。由于精心管理,技術指導到位,后來這60畝防風以種苗的價格出售,每畝純收入5000多元,每戶年純收入3萬余元,比種植玉米收入提高3倍。
今年,黨支部及時成立古魯板蒿村中藥材協會,吸收148戶農民加入,種植的藥材品種除防風以外,又新增桔梗、黃芪等,種植面積也由60畝擴大到1000多畝,目前這1000多畝藥材長勢喜人,預計每戶種植戶年收入可達6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