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之前知道這邊有荔枝嗎?
游客:以前本地沒啥荔枝的,沒聽說過。荔枝節我們才曉得的。
記者:也是荔枝節才知道這邊的啊?
游客:對。
游客:有幾株荔枝是幾千年的歷史,但是不知道是哪一棵。
記者:現在還沒見到嗎?
游客:沒見到。
宜賓縣周邊旅游景區并不多,大塔荔枝成了游客一個新的旅游景點。隨著來的人越來越多,當地荔枝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荔枝種植戶:以前是賣六元七元,荔枝節之后就賣10元。
荔枝種植戶:十多元錢一斤,十二啊,十八啊。
中共四川省宜賓縣李場鎮黨委書記羅朝才:大塔荔枝今年是已經運到了華盛頓。已經運到了華盛頓,華盛頓。
僅用一年時間,蘭昭平就兌現了自己對村民的承諾。但2014年荔枝節成功后,出手準,做事成的蘭昭平,有一天卻被人堵在門口指著鼻子罵。
2014年年底的一天,蘭昭平的車剛接近荔枝園門口,還沒停穩,就被一群人給圍上了。
司機鄧海強:我剛一啟動車,車燈一亮,馬上人家就拿著鋤頭過來,他說你再發動車。就把你車輪子給拆了。
蘭昭平:指手畫腳的,拍巴掌過來,真是,一個大男人是吧,那個真的是。
那些人都是來要錢的。蘭昭平擁有好幾家企業,資產少說也得上億。可荔枝節后一百多萬元尾款遲遲不給,工人們都認為他是想賴賬。誠信是蘭昭平一向最看重的,那么,這中間是否有什么隱情呢?
從這里可以看到整個大塔的全貌。來這里的第一天,蘭昭平就不是打造荔枝節那么簡單。
蘭昭平:一開始定位就不是來種啥養啥,種什么養什么是第一階段,最終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國家級的特色農業示范園區和一個4A級的農業觀光旅游景區。
荔枝節只是第一步,蘭昭平真正的目的是要把這里打造成觀光農業,用景區門票,餐飲住宿等服務來賺錢。為此他做了詳細的園區規劃,預計總投資一個億。2014年一年時間,蘭昭平在這山上砸下3千多萬元做基礎建設。其他幾個企業的收入全貼補過來了,資金缺口依然很大。等到荔枝節辦完,蘭昭平身上幾乎連給車加油的錢都沒了。
蘭昭平:我明知道十天之后,挺好,得吃肉,但是三天之內你吃啥,你不吃一樣得餓死。
眼下這個坎兒過不去,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蘭昭平知道自己必須得想個法子了。
2014年年底的一天,曾經當過兵的蘭昭平,把五六個戰友聚在一起。一開口就是借錢。
戰友羅林:都知道蘭董事長產業那么大,肯定不缺錢,說跟其他戰友借個幾萬十萬元錢,信都不相信他。
戰友聶朝明:肯定是出狀況了,不然蘭總從來沒跟我們提過錢,他也是個很慷慨的人。
十幾年來,戰友之間從沒談過錢,蘭昭平也是走投無路之下才開的口。好在一下午時間,戰友們就給蘭昭平湊了將近百萬,結清了荔枝節的尾款。隨后他就消失在眾人面前。
直到半個月后,他才回來,這次他不僅帶著錢回來,還帶著人回來了。
這些人全都是蘭昭平找來的投資人。單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無法完成耗資上億的項目,因此蘭昭平把大塔荔枝項目以及自己的總體規劃公開,尋找志同道合的投資人。沒想到,一下子吸引了上百人過來投資。
投資人藍雁:我來這里看到的感受到的,我很相信我們認識一個人都給他60分。以后究竟這60分是加分還是減分,那我就要看他以后的表現,那他給我的感覺是不斷地讓我加分。
投資人藍成榮:辦事的作風,和辦事的效率,我覺得他很值得欣賞。
投資人黃頌云:他那個項目還可以,蠻好的,感覺到蘭總這個人比較智慧。
不再為錢發愁,蘭昭平放開手腳。他提取16棵千年古荔枝樹的基因,用現代科技培育新品種,還在全國各地搜集荔枝品種,并且把它們全部都搬到了這個園子里。
這種荔枝名為帶綠,要到8月份才成熟。因為掛果率低、種植難度大,市面上幾乎買不到。雖然距離成熟還有半個月,蘭昭平已經在網絡上預售了將近200萬元。而像這樣的荔枝,在蘭昭平的園區里隨處可見。
記者:哇,這個是什么?
蘭昭平:這個也是荔枝,這個也是我們園區里面,如果說帶綠是尊貴的話,這個可以說是威猛。
這種荔枝要到9月份才成熟,成熟后將近雞蛋大小。蘭昭平說,這個荔枝園,是繼荔枝節后他的第三步計劃。
蘭昭平:從品種的設計上,再加上這個地域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我們設計了兩個半月左右的一個周期。在人們心目中,五六月吃荔枝,突然一看九月份吃荔枝,是不是很驚喜?
旅游景區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留住客人。客人多留幾天,蘭昭平就能多賺幾天的錢。單個品種的荔枝采摘時間只有半個月左右,蘭昭平用不同時間上市的荔枝品種,把采摘期延長到了兩個半月。同時,他還正在開發荔枝的周邊產品,打造自己的荔枝品牌。
四川省宜賓市農業局局長林世全:他不是站在園區里面思考園區,他是跳出園區在思考園區,他是站在眾山之巔在思考這個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