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別人對蝦養不好,他卻是最為豐收的一年】
楊總的對蝦養殖場位于北海市冠頭嶺腳下,該養殖場面積100余畝,總共劃分25口塘,池塘分別為16口地膜池和9口水泥池,其中3口水泥池做為蓄水塘。楊總與正大合作多年來,每一造蝦都養的很成功,每年都創造了豐厚的利潤。今年,廣西自入夏以來就遇上了嚴重干旱,7、8月份又持續強降雨,導致整個市場對蝦存塘量十分稀缺。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今年恰恰是楊總這么多年來養蝦創收最多的一年,無論是單口塘成活率、對蝦規格還是整個養殖場的出塘率,都是效益最喜人的一年。
【池塘中央排污,蓄水池水體補充】
水是養蝦的關鍵點,每天調水、換水是養蝦必不可少的程序。楊總的養殖場采用中央排污的方式,每口塘都配有污水排放管道,將池塘污水匯集到中央排污口,進行集中處理、排放。每天排出少量污水后,養殖塘會再引入蓄水池中經過消毒沉淀池的優質水源,補充養殖水體水量。
【投喂科學,溶氧充足,百天出大蝦】
楊總的養殖場每口蝦塘對蝦養殖天數均在80-95天這個范圍,這得益于正大蝦苗與正大對蝦飼料的黃金搭配,投苗后三個月,塘里的對蝦規格就能達到25條/斤,最大的能達到19條/斤。據楊總透露,科學投喂是成功養蝦的關鍵所在,在幼蝦階段每天投喂3餐,1個月后開始每天投喂4餐。每次投喂完1個小時后開啟增氧機,保證水體溶解氧含量充足,對蝦活力好。在增氧設備配置方面,每口蝦塘配備4臺1.5千瓦的增氧機,小蝦時期每口塘開啟2臺增氧機,中蝦時期開啟3臺,大蝦時期開啟4臺。增氧配置高,對蝦養殖規格大、產量多。
【以人為本 大心胸大格局】
水產養殖管理是一門大學問,像楊總這樣一百余畝的養殖場每天光投喂料、排污換水就要產生巨大的工作量。不過楊總管理水產養殖也有一套經驗,把養殖效益與相應負責人掛鉤起來,充分調動員工養殖的積極性,把機械實現不了的復雜部分交給人來精細化管理,把機械能完成的部分做到硬件最優,這也是楊總多年來能夠連年獲利的重要因素。接下來楊總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嘗試更大的挑戰,我們在此預祝楊總能夠如愿以償,在對蝦養殖的路上一直順順利利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