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桑植縣在大鯢野生資源保護的同時,加強大鯢的人工馴養繁殖。目前,全縣大鯢馴繁養殖量達到61.3萬尾,已發展專業合作組織30家、養殖公司15家,其中龍頭企業4家。共辦理水生野生動物繁殖許可證57個,經營利用許可證17個、餐飲經營利用許可證8個。技術優勢全國先進,有20多項發明專利,2項核心專利,大鯢系列產品7個。初步建立“聯合社+公司+合作組織+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形成了“有主導產業、有商品基地、有龍頭企業、有營銷網絡”的產業化格局。
今年1月,農業部印發《關于加強大鯢資源保護規范經營利用管理的通知》,決定從今年6月1日起全面實施實行養殖大鯢標識化管理,在全國范圍內經營利用和運輸佩戴標識的養殖大鯢,不再需要辦理相關行政審批手續。面對這一新政的實施,我縣抓住這一新的機遇,為大鯢發放“身份證”,采用標識辦法對其養殖產品進行規范管理。
同時,為盡快解決養殖產品進入市場的問題,桑植縣在北京、廣州、上海、海南、哈爾濱、長沙等地建立了營銷網點。讓“娃娃魚”游向餐桌,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目前,該縣全面啟動大鯢及產品標識申請工作,目前有35家大鯢養殖企業已通過縣級初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