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年收入4萬元的生意不做,卻拿著每月幾百元的津貼守在農村。他就是江津區珞璜鎮合解村村支書莊太前,他帶著該村村民搞起了無公害蔬菜基地,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把文化帶進大街小巷,讓該村蛻變成市級文明村。
“2001年,合解村經歷建制調整三村合并,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不僅沒有辦公場所,村集體經濟空白,還欠債9萬多元。”莊太前說,村民出于對他的信任,將他公推上村支部書記的位置,但那時他在村里承包著30多畝水庫做養殖,每年收入可達4萬多元。
幾番考慮后,他不顧妻子的反對,將已經承包了8年的水庫無償交還給了集體,全心全意投入到村的工作中。2002年,他帶領村民們搞起無公害蔬菜,又率先成立蔬菜產業專業合作社。
如今,合解村已發展為重慶市無公害蔬菜基地,共有無公害蔬菜1200畝,大棚蔬菜600畝,標準蔬菜園100畝,合解村的蔬菜打響了“金字招牌”。目前,每戶村民年收入也從兩千元升到了10至20萬元,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生活逐漸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