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經青海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決定將青海云杉確定為省樹。
省樹體現了一個省份的地域特點,代表著一個地區的人文特色,是對外宣傳的綠色名片,更是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生態文化的有力抓手。確定省樹對于大力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豐富“大美青海”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2011年4月,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廳等部門組織開展省樹評選活動,省樹評選專家委員會根據青海原生的、常綠或落葉喬木,分布廣泛、適應性強,具有一定的生態和經濟價值,能體現高原精神和青海形象等評選標準,推薦了6個候選樹種。后來經過社會各界公開投票,共收到11.8萬張選票,其中,青海云杉以35%的得票率獲得青海民眾的認同度最高。2015年5月11日,經省人民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審議,形成了《關于確定青海云杉作為省樹的決定(草案)》。
青海云杉“當選”省樹的理由有六點:第一,原生鮮明,青海云杉因最早發現于青海而定名;第二,分布廣泛,目前,青海云杉面積達140萬畝,約占全省針葉林面積的44%,蓄積量1200萬立方米,是天然喬木林中面積和蓄積量最大的樹種;第三,觀賞獨特,天然林中青海云杉樹高可達30多米,樹齡可達450年以上,為青海省各類樹種之冠;第四,蓄水高效,據測算,一株成熟的青海云杉蓄水量達2.5噸,一片青海云杉林就是一座地下水庫;第五,效益良好,青海云杉紋理直而均勻,結構細致,易加工,可用于建筑、制造加工業和民用木材;第六,寓意深刻,青海云杉象征著“五個特別”的高原精神,代表了青海形象,寓意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