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云南雙江茯苓種植面積超5萬畝 農戶脫貧致富

   日期:2014-08-21     來源:云南網    瀏覽:249    評論:0    
核心提示:  曾經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貧困農戶,因尋找到種植茯苓的方式,生活有了極大改觀。8日16日清早,記者一行在云南省臨滄雙江

  曾經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貧困農戶,因尋找到種植茯苓的方式,生活有了極大改觀。8日16日清早,記者一行在云南省臨滄雙江縣林業局、云南福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陪同下,前往當地邦丙鄉、沙河鄉、勐勐鎮采訪種植茯苓致富的群眾。

  在離雙江縣城23公里的邦丙鄉邦況村小寨二組,記者見到了以種植茯苓而走上富裕道路的佤族群眾鮑明雄,他今年36歲,去年通過當地云南福滋公司技術員的推廣,他在自家的林地邊試種了3.8畝茯苓,一年下來收獲了二季,共收茯苓7.8噸,收益近5萬元,這讓鮑明雄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鮑明雄隨后將村內60多戶群眾1200畝中低改林地剩下的樹樁承包了下來種茯苓。林業局局長楊明華告訴記者,種這1200畝茯苓,鮑明雄自已只需出資4萬元,余款約15萬元由云南福滋公司幫助出資,等今年11月份茯苓收獲后便可全部還清。

  鮑明雄向記者表示,1200畝茯苓種下后可收獲6季,一年比一年效益好。今后幾年純收入會達到每年25萬元以上。記者注意到,鮑明雄正在蓋一棟一樓一底200多平方的新房,預計春節前便可入住,他希望到時各位能到他家喝酒。

  而在沙河鄉邦協村小勐峨一組,記者走訪了組長金有軍。邦協村共有5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562戶村民,人口2177人,是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的聚居地,由于文化落后,村民找不到好的作物種植,只能靠種玉米、蕎麥等經濟價值較低的作物生活,大部分村民生活相當貧困,去年底他們組在沙河鄉政府的牽線下搭上了以發展茯苓產業為主的云南福滋公司這條線。

  經過協商后,全組53戶村民得到了公司提供的26.5萬元茯苓收購預付款的支持,種植了600多畝茯苓。金有軍表示,按照村民與福滋公司簽訂的最底保護價收購協議,今年底全組53戶村民每戶純收益都在1.5萬元以上,種植面積大的收益多達5萬元以上,全組村民都能過上一個豐收年了!云南福滋公司的董事長靳昊宇告訴記者,為讓當地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群眾盡快走上致富道路,福滋公司不但提供菌種、技術,與農戶簽訂最低保護價回收協議,而且還對貧困的少數民族群眾實施無償發放菌種等一系列優惠活動,達到真正讓茯苓產業帶動致富少數民族群眾的目的。2014年上半年共向農戶提供了2000多萬元的預付收購款。

  縣林業局局長楊明華稱,今年,雙江縣的茯苓種植面積已超過5萬畝,有近3000戶農戶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近一年來類似云南福滋公司這種以“公司十科技+基地十農戶+訂單回收”模式經營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成長起來。

  目前,雙江縣茯苓產業已獲國家農業部掛牌“全國特色產業示范基地”。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