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記者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州省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推動大健康醫藥養生產業的發展方面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切實以創新驅動發展,將科技融入中藥民族藥產業的方方面面,助推貴州省醫藥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據悉,2014年,貴州省中藥民族藥產業領域新產品產值46.13億元,新產品銷售收入42.59億元,比上年增長9.7%;中藥民族藥產業領域專利申請受理數1158件,比上年增長142.0%,獲得省優秀新產品新技術獎12項,科技活動人員10194人,占從業人員的17.4%,共發表科技論文2560篇,比上年增長43.5%。截至2014年,全省中藥民族藥產業領域共有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19個,省級人才基地9個;全省中藥民族藥產業領域共建有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和機構59個,比上年新增8個。這些成績的取得飽含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14年,全省168家醫藥企業和25家中藥領域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科技項目經費支出6.08億元,比上年增長22.6%。
黔地無閑草,夜郎多良藥。貴州省是全國重要的動植物種源地和四大中藥材主產區之一,全省共有中藥材品種4802種,居全國第2位。孕育了品質卓越的天麻、半夏、太子參、金釵石斛、杜仲等種類繁多的中藥材資源。截至2014年,全省有27個中藥材品種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有38個縣把中藥材作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來發展。目前,醫藥產業成長迅速、風生水起,全省共有上市企業11家;中藥材種植面積居全國第3位;藥品生產批準文號2317個,藥品品種1327個,其中獨家品種336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藥獨家品種153個,苗藥成為全國銷售額最大的民族藥。經過多方共同努力,貴州中藥民族藥產業形成了具有貴州特色的中藥民族藥產業體系,成為全國重要的醫藥產業集聚區和增長極。
貴州省科技管理部門將繼續加強大健康醫藥養生產業的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開展產品研發和創新,拓展中藥民族藥產業鏈,加快發展化學藥、大力發展生物藥,培育大型醫藥企業,打造貴州醫藥優勢品種,繼續做好中藥民族藥產業監測,為企業做好知識產權相關服務,推進貴州醫科大學與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整合工作,為貴州中藥民族藥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