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最近兩個月養豬業談得最火的話題莫過于“瘋漲的豬價”了。豬價,歷來是最讓養豬人揪心的話題。低迷讓人痛心,高價讓人憂心!無他,只因政府部門的態度。價低的時候,沒有人關心豬農的“死活”,價高的時候,動不動就調控,打壓豬價。現在豬價破9奔10,價格高嗎?需要調控嗎?養豬人是怎樣一種狀態?
3月豬價止跌反彈,在淡季實現大逆轉
自今年3月中旬開始,豬價止跌反彈;4月中旬,全國各地普遍進入“6元時代”;5月份漲跌互現,但也實現全面破7,整體養豬業開始進入盈利期,其中北部地區以調整為主,南方地區則上漲勢頭迅猛,部分地區甚至開始破8;6月份端午節打破“逢節必跌”局面,豬價節節攀升,6月26日,東北三省豬價開始破8,并首次超過南方豬價,領漲全國,從傳統豬市的最低區,一躍成為全國高價區,甚至到7月初,個別地區豬價破9;7月全國總體走勢上漲,其中東北震蕩下調,但幅度不大,南方豬價漲勢明顯,四川、福建、廣西等地區豬價上漲至9元以上,廣東豬價持續上調,佛山、江門、清遠、四會、湛江等地均漲至9元以上。
豬價快速上漲,有喜有憂
豬價上漲,最高興的自然是養豬人。多地養豬人表示:只要現在欄里有豬賣,就能賺錢;只要欄里有豬,你就是幸福的。
有資料顯示,在生豬價格上漲到8.7元/斤時,賣出一頭200斤的豬能凈賺500元。當下不斷上漲的豬價無疑讓養豬人喜上眉梢。
而目前上漲的豬價也讓市民、肉販感到不適應。有市民表示,現在豬肉是一天一個價,就在前兩個月,普通豬肉的零售價還是10元/斤,到7月中旬,已經漲到了15元/斤。這強烈的反差讓吃豬肉的人們表示,不能愉快的吃肉了。
那么,市場上賣肉的肉販又是怎么說的呢?按照常理,豬價上漲了,對肉販來說應該是好事,但卻有很多肉販表示,豬價瘋漲,他們反而賺不錢。原因是豬肉零售價格的漲幅遠沒有豬肉批發價格漲得那么多,這么一來,賣肉的利潤就薄了。再者,豬價上漲,買肉的市民少了,銷量也就減少了。
不要說豬價高,養豬人還在“貧血”階段
現在的豬價高嗎?很多人會覺得現在的豬價高,主要還是因為前兩年的豬價實在是太低了。
過去兩年,豬價持續低迷,最低時跌破5元/斤,甚至還出現了十年來罕見的16個月連跌,有很多養豬人因此深度虧損,有的甚至倒在了今年3月份豬價上揚的黎明前。對于幸存下來的養豬場,目前也正處于“貧血”階段,債務尚未還請,現金流仍緊張,尚需時間“回血”,恢復“身體”。“前兩年虧損的窟窿實在是太大了,即使目前豬價高,還是沒補回來。”有網友這么說。
那么,面對現如今如此“高”的豬價,政府是否應該伸手干預呢?
有網友認為,生豬業應該由市場自我調節,盡量避免政府過度干預,這才能讓行業健康發展。
經濟日報也曾發表評論:“肉貴傷民,肉賤傷農”。總體看,生豬價格調控的目標是既要保護生豬飼養者的積極性、促進生產,又要避免豬肉價格過快上漲、過多增加消費者支出,防止大起大落。對于豬肉價格的正常漲跌,政府部門不必過于敏感,而應在養殖戶迫切需要的基礎性公共服務方面有所作為。比如,應加強生豬疫病防控、養殖場地支持、市場信息監測等,這將比簡單補貼或收儲來得更加有效。
小編認為,目前豬價的上漲仍在正常范圍內,主要還是供需關系決定,應由市場自我調節。李克強總理早在2013年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就強調“政府要把不該管的堅決放給市場,如果政府大包大攬,就會干預市場經濟,就會束縛手腳,就會阻礙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習近平主席在赴山東考察時也特別提到,市場要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和市場須各就其位。因此,小編認為,豬價才剛剛恢復,養豬人還在貧血階段,還需要時間恢復“精氣神兒”。如若政府現在就伸手干預豬價,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