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日上午,平谷區“甜桃王”擂臺賽首場比賽在山東莊鎮平谷區果品產業協會基地舉辦,桃農張久周奪得白桃品種一等獎。
7月21日上午,位于山東莊鎮的平谷區果品產業協會基地里搭起了擂臺,平谷17個鄉鎮街道選出的47組大桃在這里角逐“甜桃王”。平谷以打擂的方式篩選出一批甜度高、風味濃的優質品種,加以推廣。經過技術研發和品種改良,目前全區七成以上大桃為精品桃。
“甜桃王”汁水似紅酒
圍成圈的長桌上,個頭勻稱、鮮紅欲滴的大桃整齊地分堆碼放,按照白桃、蟠桃、油桃分成了三區,等待著檢驗。這些桃子都是從17個街道鄉鎮萬里挑一選出來的,白桃都要在半斤以上,蟠桃和油桃也要超過3兩才能見到評委。
“甜桃王”拼的是大桃樣品的含糖量。打擂開始,果品辦檢驗員開始對三區的每組桃子進行取樣測試。只見檢驗員拿起一個大桃,沖著最紅的部位,用小刀切下一小塊,再拿鉗子夾住,對準電子測糖儀的凹槽一夾,桃子汁水就流了進去,“13.7。”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組桃子要取10個進行測量,取平均值決定勝負。
忽然,油桃區傳來一陣歡呼,“嚯,22.2!”記者忙跑過去看,只見檢驗員手中的油桃顏色深紅,連里面黃色的果肉中都充盈著紅色,擠出來的汁水像紅酒一樣。切下一塊嘗了嘗,簡直和蜜一樣甜,而且桃味兒濃郁。檢驗員說,一般含糖量超過16算高,這組油桃幾乎每個都超過20,除了天氣、光照影響,也和果農悉心打理有關。
果然,這組來自大華山鎮后北宮村劉金榮家的“瑞光28號”奪得油桃組第一名。白桃和蟠桃的“甜桃王”也同時產生。
40多項技術種出精品桃
舉辦“甜桃王”擂臺賽,主要是為了從現有品種中選出一批甜度高、風味濃、口感好的優質品種,在全區推廣。平谷大桃成熟期不同,在8月7日、20日和9月10日還將舉辦三場擂臺賽。
平谷區果品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果品辦每年都會推廣一些新品種,如今果農桃園中的桃子和20年前比,已經完成了“大換血”。為了幫果農種出更多口感好、受市場歡迎的精品桃,平谷區設立了50多項政策和40多項關鍵技術。
“土壤是種出好桃的根本,我們有‘沃土工程’,專門幫農民改良土壤;在水的管理上,指導農民合理控水,反對大水漫灌;剪枝技術上,采用稀枝大冠,增加行寬,幫果樹通風透光……”該負責人帶記者來到劉家店鎮寅洞村的一片桃園,指著桃樹間的一根竹竿介紹道,“這是拉枝技術,從竹竿上遷出鐵絲,從三個方向拉住桃樹枝條,一方面可以解決桃熟時四五百斤的負載,還利于通風透光,提高桃子甜度,減少病蟲害。”
經過多年的品質改良和技術推廣,目前平谷區有七成以上的桃子為精品桃,精品桃果形好,含糖量在12%以上,售價比普通桃要高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對接商超大桃不愁賣
好桃也要賣好價,平谷區目前通過大桃生產專業合作社與北京地區200余家知名商超進行對接,每年鮮桃季,平谷大桃由產地直供首都商超,僅去年就賣出大桃5000萬公斤。
下午1點多,宋淑偉和老伴兒在自家桃園的路邊給剛剛下樹的“早鳳王”裝箱。“今天早上5點就送走60箱,下午還要40箱。” 宋淑偉來不及抬頭,忙著將老伴兒用小推車運出來的一桶桶大桃整齊碼進印有“平谷大桃專賣”標志的扁紙箱里,12個一箱,出地頭的價格都在50元以上。
“我們保質保量,不打除草劑,不愁沒人買,再說,還有合作社幫我忙跑銷路哩。” 宋淑偉把最后一箱桃裝上拖拉機。他們加入的“桃花盛開合作社”過去和家樂福有著供貨合作,一天一萬斤。今年,以86元一箱的價格,為朝陽區25家中石化易捷便利店送貨,每周二、周五、周日三天,固定送貨,每次150箱以上。
今年,在農超、農企、農校對接的基礎上,平谷區政府與中石化簽署合作協議,在全市200余家易捷便利店銷售平谷大桃。同時,培育引領區內電商,開通微博、微信平臺,新增電子商務企業10余家,通過網店直營、基地直供、移動銷售、平臺推廣銷售大桃,網絡銷售額增長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