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合千戲不上枝,綠莖丹萼稱施為。燈籠翠干從高揭,火傘流蘇直下垂。文豹翻身騰彩仗,赤龍雷爪擺朱旗……”宋代詩人舒岳祥筆下描寫的斑百合惟妙惟肖,分外妖嬈。這種美景眼下在湖北省竹溪縣山野和農(nóng)家門前隨處可見,一叢叢斑百合鮮花盛開,花色似火,花香宜人,引來蜂飛蝶舞,路人駐足欣賞。
斑百合,為百合科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北方地區(qū)常稱作“山丹丹花”。因其花色火紅,又名紅百合;地處秦巴山區(qū)的竹溪縣,山民對斑百合情有獨鐘,野生馴化栽培歷史悠久。許多農(nóng)家在花壇、菜園、地邊栽植斑百合,用于觀賞和美化香化生活環(huán)境,出售斑百合中藥材增收。斑百合地下鱗片型球莖肥大、色白,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質(zhì),略帶苦味,可做蔬菜食用和藥用,作為常用中藥材,具有滋補、強壯、鎮(zhèn)咳、去痰之功效,對肺結(jié)核及慢性氣管炎的治療有很高的療效。其花朵大而美麗、姿態(tài)特別、香氣宜人,是珍貴的觀賞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