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三輪驅動”激活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日期:2015-07-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512    評論:0    
   當前,規模化經營已成為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更好支持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財政部日前發布了《農業綜合開發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以建設高標準農田為載體,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抓手,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支撐,“三輪驅動”力推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以建設高標準農田為載體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集中連片規模推進,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引金融資本投入
 
  “就農業綜合開發而言,仍存在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的制約問題。在項目整體規劃上,地塊大多較為零散,一家一戶的意見不統一,對項目規劃建設造成不利影響;分散經營利益主體眾多,個體受益較小,影響了對農發項目建設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建立切實有效的管護機制。”國家農發辦主任盧貴敏表示。
 
  為此,《意見》提出,要集中連片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鄉、村、組為單位,按照集中連片、規模開發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合理規劃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使地平整、田肥沃、渠相通、路相連,為促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實現統一農機化作業、推廣良種良法、生產管理以及產品銷售創造條件。
 
  要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高標準農田的支持力度,試點階段,主要選擇高標準農田建設年度項目區域范圍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扶持。降低合作社等申報主體成立時間和單個項目治理面積等“門檻”,簡化項目申報程序;探索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多種扶持方式;擴大資金使用范圍,財政資金除用于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外,還可對育秧設施、糧食晾曬烘干設備、倉儲物流、農機具庫棚等配套設施進行適當補助;放寬具體措施投入比例限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對農、林、水、電、路以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中的某些環節或單項措施進行扶持。
 
  建立財政補助形成資產交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有管護新機制,擴大試點范圍,及時總結經驗。建立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使用、管護一體化的新機制,保證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成果長期發揮效益。
 
  吸引金融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農墾集團、龍頭企業等法人實體以及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貸款、融資擔保等方式獲取資金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現代農業。對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貸款,中央財政予以貼息。拓寬融資渠道,除政策性銀行外,把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貸款也納入貼息范圍。允許采取銀行貸款、財政補助、自籌資金“三位一體”、貸補結合方式,吸引金融資金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加快建設進度。
 
  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抓手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延伸產業鏈條,完善扶持政策,探索產業化資金投入新機制
 
  農業產業化源頭是農戶、終端是市場,完整的產業鏈條能及時傳導市場信息,帶動農戶規模化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
 
  《意見》要求,要繼續完善產業化經營項目財政補助和貸款貼息政策,通過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服務體系等環節的扶持,形成全產業鏈生產,讓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放心發展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生產基地。支持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合理分工,讓農民從產業鏈增值中獲取更多利益。
 
  在完善扶持政策方面,放寬立項門檻,將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納入扶持范圍,實現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全覆蓋。合理引導工商企業到農村發展良種種苗繁育、高標準設施農業、規模化養殖等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支持龍頭企業采取訂單農業、“企業+合作社”、“企業+農戶”等模式,帶動農戶發展規模化生產。引導加工、流通領域龍頭企業向產業園區集中,以產業基地(園區)為平臺,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集聚度。
 
  探索產業化資金投入新機制。探索利用股權投資基金、股權引導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綜合開發,共同扶持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大貸款貼息扶持力度,撬動更多金融資本投入農業產業化發展。擴大產業化經營項目“先建后補”試點省份,探索財政資金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有效模式。
 
  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支撐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支持農民合作組織,搞好農業科技示范推廣服務,扶持農產品流通體系
 
  《意見》要求,要發揮農民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涉農企業等各類合作組織的作用,支持其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務。鼓勵項目區農戶組建用水戶協會,合理收取水費,為農田灌排用水、設施管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務。加強部門項目建設,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載體,推動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擴大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特別是土地托管服務試點項目建設。
 
  搞好農業科技示范推廣服務。支持采用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在項目區大面積集成推廣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品種技術,把科技推廣與規模開發更加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把項目區建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允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主選擇科技示范推廣依托單位,推動其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直接合作,實現供需對接、“研技推”有機融合的科技推廣模式。
 
  另外,還要加強農產品市場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對農產品流通環節扶持力度,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倉儲及冷鏈物流設施,向鄉鎮和農村延伸生產營銷網絡。探索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支持政策,支持企業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及信息化建設。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