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板有一口2畝多的標粗池,養殖區水面28畝,平均水深1.5-1.8畝,投放4萬尾草魚苗,花、白鰱共1500尾,鳙魚800-1000尾,一般開春季節投苗,年底出魚,一年至少出魚7-8次,年產量10萬多斤。
雖然只是魚塘養殖,但他在魚塘設備上一點也不含糊。劉老板魚塘是定點料臺投料,有2臺普通增氧機加2個微孔增氧機,“微孔增氧機同時供應大塘、小塘,即使臨時有一臺增氧機燒掉了,我還有一臺可以使用。”
不同于水庫養殖的吊網起捕,這里采用的捕魚設備是抬網。“原理差不多,網都是事先在水底下的,起魚的時候將網抬上來。”據介紹,網綁在網箱四周,在這個區域定點投喂,有利于形成魚的一種習慣,喂料的時候可以將魚集中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在想要出魚的時候利用這種習慣集魚捕撈。“有一年我全年只起到3萬多的魚,想想至少少了5萬多的魚啊,后來我就不在網箱外區域喂料,只在箱內區域投喂,又網上來4萬多斤魚。”劉老板略帶自豪的告訴記者。
不過,揭陽通威飼料有限公司梅州大區經理何維軍表示,抬網捕魚存在一定的劣勢,因為魚是很靈敏的水生動物,長期在網區喂料它們感受得到網的存在,網會處于經常動態中,捕魚的時候容易出現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