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六枝特區落別鄉瞄準商機,精準發力,大打“落別櫻桃”牌,將小櫻桃做成大產業,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一是準確定位,規劃引領。“落別櫻桃”因表皮鮮紅、汁多味甜、肉厚核小而久負盛名。近年來,該鄉瞄準休閑旅游、鄉村旅游發展商機,將“落別櫻桃”申報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列入“3155”工程重點打造產業,規劃建成櫻桃種植基地,并努力向罐頭、飲料、果酒、果醬等方面延伸產業鏈。
二是交通先行,激發活力。以前由于交通不便、運輸不暢,農戶種植櫻桃的積極性不高。2012年以來,該鄉積極爭取項目,加大資金投入,全鄉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還有10個村開通客運車輛,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2013年六鎮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進一步突破了制約櫻桃產業發展的瓶頸,農戶種植熱情空前高漲。目前,全鄉13個行政村都種植有櫻桃,農戶散種的櫻桃面積已達到了3.5萬畝。
三是企業帶動,規模發展。引進貴州大禹王、天寶公司等公司投資櫻桃產業,實現公司化經營、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發展,打造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示范園區。目前已在落別村、牛角村流轉1萬畝土地集中連片種植瑪瑙紅櫻桃,預計1年后掛果,3年后進入盛產期。
四是深度融合,擴大效應。落別鄉自然風光秀美,布依風情濃厚,素有“小桂林”之稱,1995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灑耳景區。“落別櫻桃”出名后,該鄉借勢對民族文化、旅游景點等進行同步開發,著力打造布依風情旅游小鎮,并于今年4月成功舉辦首屆“櫻桃節暨布依文化旅游節”,通過小櫻桃向廣大游客展示、宣傳了落別魅力,為鄉村旅游的縱深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是優化服務,拓展市場。為提高櫻桃種植和管理水平,增加產量,保持口感,該鄉每年邀請農業專家、鄉土人才對村民進行1-2次實地培訓,并組織村民利用遠程教育自學,現全鄉掌握櫻桃種植技術的有1600余人,規模種植的約1000戶。每年春天,該鄉還通過電視、報紙、微信、微博等媒體,多渠道向社會傳遞櫻桃的長勢和產量信息,使得櫻桃成熟后不愁賣,價格穩定在每斤8至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