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近期,河南中醫學院內的中草藥植物園的每個品種都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 500多種中藥材只需要用手機一掃,其相關信息便一目了然。
7月13日,記者來到中草藥植物園看到,整個植物園更像一個園林景觀,除了有中草藥等名貴藥材的種植以外,還有向日葵等觀賞性植物。據了解,中草藥植物園占地138畝,分為河南地道藥材區、藤本區、陰生植物區、科研實驗區等8大區域,共有500多個品種,每個品種的種植區都立有二維碼的解釋牌,前來學習的學生只需要用手機掃二維碼,便可獲得相關知識信息。
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副院長董誠明告訴記者,中草藥植物園于2014年9月開始建造,2015年6月份第一期工程結束,主要用于學生實踐、教師科研、涉危藥用植物的保護,給每個中草藥的品種設立二維碼,可方便學生系統地學習。
同期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副院長 董誠明:雖然我們是搞這個專業的,但是它的學科分化還是相當細的,比方說我們搞藥用植物的,可能對植物形態了解得很好,但是你對泡制,對化學,對藥理,不見得了解得很多,任何一個老師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科都給它介紹完,所以當時我們在想以這個二維碼的形式把整個課程給它串在一起,知識點串在一起,這樣便于大家,哪怕每天我掃一個兩個,我能記一個兩個,是一個比較系統性的記憶,這樣的話他在學習起來,整個知識貫通,更方便。
解說董院長表示,目前中草藥植物園的土壤改良還不到位,在第二期工程中,還會繼續加強建設,屆時中草藥品種將增至1000種左右,除此以外,還將增加園內的中藥文化特色,讓植物園不僅具有科普性,還具有觀賞性。
同期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副院長 董誠明:因為不同的藥用植物,它的習性不一樣,所以二期工程里面,我們要針對一些名貴的,更道地的藥材的一些引種,就是土壤改良,包括它的灌溉改良,包括我們溫室大棚的一個改造,包括我們整個園的微地形的改造。另外在長廊里一些空白的地方,我們設想是要增加一些藥方的文化,像對聯啊這樣的一些展示,讓學生或者我們喜歡中醫的人,隨時隨地,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了解中藥,(把)整個校園里面做成一個大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