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7日從陜西省農業廳獲悉,該省200萬畝設施蔬菜今年前6個月總產量達到560萬噸,總產值15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7%和6.4%。
食用菌是該省設施蔬菜效益中的“佼佼者”。在市場的拉動下,全省食用菌生產量價齊增。去年全年總產食用菌鮮品92.2萬噸,產值65.3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8.6%和9.9%。今年食用菌生產依然維持量價齊增的好態勢,以香菇和黑木耳量最大,平菇、雙孢菇等次之,但香菇等日常消費量較大的品種價格持續較高,栽植戶效益顯著。珍稀野生食用菌類更加受到重視,天麻、豬苓、靈芝等藥用菌類備受追捧,成為新的發展亮點。
上半年,該省蔬菜生產穩定發展,面積產量均有所增加。截至6月份,包括設施蔬菜在內,全省蔬菜累計播種430萬畝,產量850萬噸,預計產值2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3.7%和4.1%。上半年,全省蔬菜市場供應充足,銷售整體順暢,價格穩中略降,其中1-3月同比小幅下跌,4-6月略有上漲。
為了減少中間環節,降低蔬菜成本,轉變“中間笑、兩頭叫”的局面,實現菜農和市民雙受益,今年上半年,負責全省蔬菜生產的陜西省園藝站積極開展產地蔬菜進社區試點工作,篩選確定了5家蔬菜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在西安、咸陽、安康三市30多個社區開展產地蔬菜進社區試點,探索新型產銷對接運行模式,取得了初步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