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物價局最新發布的農民存售糧專項調查顯示,過去一年來,該省農民戶均存糧總量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而在出售方面,近半數糧食都流向了加工企業,出售給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和其他渠道的比重繼續下降,售糧多元化格局更加凸顯?
安徽省物價局成本調查機構對全省29個糧食主產縣(區)378個調查戶的存售糧專項調查顯示,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全省農民戶均存糧584.71公斤,較去年同比增長16.82%?其中,稻谷類戶均存量325公斤,同比增加2.8%;小麥戶均存量96.57公斤,同比下降7.84%;玉米戶均存量144.23公斤,同比增幅最多,達到151.58%;大豆戶均存量17.73公斤,同比下降20.31%?
物價部門分析指出,存糧量與兩年間糧食產量﹑種植面積以及價格的變化息息相關?如稻谷存量較上年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2014年生產取得豐收以及2015年稻谷種植面積增加;而小麥存量減少是由于去年夏收以來,小麥市場收購價格穩步攀升,特別是去冬今春以來麥價漲幅明顯,加上小麥不易存儲,農戶出售小麥較為普遍,使得戶均小麥存量下降?
在售糧方面,調查結果顯示,調查期內農民戶均售糧總量為5298.23公斤,較上年增加了20.25%,其中,稻谷﹑小麥﹑玉米戶均銷售量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大豆戶均銷售量略有下降?
從售糧渠道來看,農民售糧多元化格局更加凸顯?調查顯示,較去年同期相比,售給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第一渠道售糧數量略為減少,售給糧食加工企業和飼料加工企業的第二渠道比重則大幅增加,售給其他的第三渠道比重也有所減少,三種渠道的售給糧食數量占售糧總量比重分別為15.5%﹑43.2%和41.3%%,售糧渠道呈現更為多元化趨勢?
物價部門認為,影響農民選擇售糧渠道的主要因素依舊是價格,而去年以來,糧食加工企業和飼料加工企業的收購價格保持了相對較高水平,而其他渠道的價格稍低,造成了近半數糧食流向加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