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的巨量收儲之后,今年的最終收儲量仍將是影響玉米后市的關鍵因素。目前的收儲進度來看,國內玉米價格螺旋式上漲基調已經確定,不過上漲幅度仍需關注國內養殖業情況。
玉米市場回暖 玉米價格上漲
節后國內玉米市場一改前期跌勢,出現回暖現象。主導因素其一:節前東北地區玉米臨儲收購節奏超前,導致糧源庫存見底,支撐玉米價格上漲。其二:深加工及下游飼料企業節后陸續恢復收購。供應面偏緊伴隨著需求回暖,也便造就了玉米市場的反彈行情。
節后玉米價格出現反彈
全國各地區玉米價格呈現不同程度漲幅。截止3月4日,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維持在2325元/噸(北方產區、南方銷區及港口玉米等地的價格平均值),較節前增長約30元/噸。東北產區維持小幅上漲趨勢;其中哈爾濱地區上漲10元/噸,長春地區上漲30-40元/噸。華北黃淮玉米市場觸底反彈,部分地區漲幅較大;石家莊地區上漲10-30元/噸,濰坊地區上漲50-100元/噸。臨儲收量大幅增長所致,港口玉米價格也出現不同幅度上調,北港方面鲅魚圈上漲10元/噸,錦州港上漲20元/噸,南港方面蛇口港上漲20-30元/噸。
玉米市場回暖原因何在?
首先:東北地區玉米臨儲收購量超市場預期
自2008實施玉米臨儲收購托市政策以來,一直成為影響玉米行情最為重要的因素。去年龐大的收購量導致市場貨源見底,直接導致玉米價格的大幅走高。2015年是否重復去年行情呢?根據節前統計顯示,截止至2月15日,東北產區臨儲玉米累計收購量為5917萬噸,較上年同期相比高出1889萬噸。按照目前的收購節奏,本年度玉米收購量將遠遠高于去年,達歷史最高值。給玉米市場再度帶來利多影響,紛紛看漲后市。
其次:糧商、深加工及飼料企業購銷陸續展開
隨著正月十五即將到來,產區購銷活動將陸續進入全面恢復狀態。用糧企業也陸續恢復廠門收購活動,收購價格迎來首波上漲。與此同時,由于東北玉米臨儲收購量龐大,導致節后玉米庫存見底,刺激企業備貨的積極性。據農博飼料小編了解,部分企業在3月后展開階段性玉米補庫高峰,屆時玉米價格上漲概率較大。
玉米上漲是否“曇花一現”?
產銷情況來看:東北玉米市場繼續依托臨儲收購,目前市場糧源基本見底,后期可供應市場數量有限。華北黃淮地區隨著用糧企業提貨速度加快,短期價格出現上漲。玉米產區整體情況向好。南方銷區玉米市場也受到節后需求帶動上漲,不過隨著市場供應恢復,短期內銷區價格或將企穩運行。
飼料養殖情況來看:節后國內養殖市場未見好轉,家禽及生豬價格依舊維持下行趨勢。目前,生豬及母豬存欄水平偏低,長遠角度來看,將利多下半年生豬市場。不少業內人士也紛紛看好下半年,預計存欄量將持續恢復階段,對玉米需求祈禱一定提振作用。
綜合來看,繼去年的巨量收儲之后,今年的最終收儲量仍將是影響玉米后市的關鍵因素。目前的收儲進度來看,國內玉米價格螺旋式上漲基調已經確定,不過上漲幅度仍需關注國內養殖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