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團優化農業結構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那是2010年,全團農業經濟靠的是棉花“一枝花”,可誰也沒想到,這年的9月下旬,一場嚴重的冷凍災害,造成該團近20萬畝棉花遭災慘重,籽棉單產不到200公斤,棉花經濟步跌入低谷。可當年該團種植的4000多畝蟠桃和1.67萬畝制醬番茄,因在8月底前就成熟收獲了,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在沉痛的“一枝花”教訓面前,143團痛下決心,果斷實施減棉、增果、增效的“一減兩增”農業結構調整措施,有效抵御了自然災害風險的侵襲。據該團統計資料顯示,到2014年,這個團棉花種植面積減少到10萬畝,制種和果蔬園藝面積擴大到13萬多畝,產值達10.1億元,承包果蔬園藝的1860多名職工人均純收入達7萬多元,通過實施“一減兩增”的舉措,實現了團場增效、職工增收的目標。
今年,143團針對棉花市場低迷的不利因素,只播種了8萬畝棉花。把大力發展制種和果蔬園藝業作為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的重要抓手,按照訂單種植了6萬畝制種玉米、3萬多畝制醬番茄、2萬畝西葫蘆瓜、1萬畝線辣椒,新栽3500畝油桃、500畝優質蘋果和4500畝花卉、果蔬溫室大柵,加上原有的1.2萬畝蟠桃和1萬畝葡萄,從而使143團的制種和果蔬園藝面積發展到了15萬畝。合理高效的農業結構,將持續提升143團的農業經濟,今年,該團計劃完成制種和果蔬園藝產值12.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將提高到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