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您好,我是姚傳榮,您要的花正在裝車,半個小時左右就能送到你們辦公室來。”5月25日,宜城市漢江中學門口的永盛花木門店內,店主姚傳榮將自家養的花木裝上三輪車后,麻利地起身前往客戶所在地。“既為居民增添情趣,又為自己增加了收入,既能裝點別人的生活,也裝點自己的夢想和未來。”她告訴記者,店里擺放的這些花木,都是從劉猴老家山里養好后運過來的,可以租賃,也可以零售。
今年36歲的姚傳榮生長劉猴鎮團山村。她與同村小伙王加兵婚后,一家人靠丈夫外出打工和幾畝莊稼維持生活。
看著身邊的親戚朋友們一個個創業致富,姚傳榮也有些心癢癢。2006年,她只身從農村來到城市,沒有創業經驗的她,也曾做過一些小生意,卻以失敗告終。有人給她潑冷水,“許多男人在創業路上都會碰得頭破血流,你一個女人,能行嗎?”
可是,姚傳榮不甘心一直貧窮下去,“既然有了行動的第一步,就不能輕言放棄!”
2008年,姚傳榮經過細心觀察,發現現在人們生活好了,種植花木的人也越來越多。“自家農村的田地里平時種菜也賣不了幾個錢,還不如多種些花木來賣。”她把養花的想法說給丈夫聽,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想做就做。姚傳榮從左鄰右舍找來一些種子先進行試種。“第一批花木長勢喜人,收獲的第一天,我就賣了83元錢。”這讓姚傳榮十分高興,“雖然錢不多,但讓我看到了希望。”為了支持姚傳榮的創業之路,遠在溫州打工的丈夫也辭職回家,和她一起養花、賣花。
一開始,雖然她起早貪黑,給花木澆水、施肥、除蟲,但有些花木怎么也長不好。倔強的姚傳榮專門到外地學習,并輾轉請教了一些種植花木的能手,找到了癥結所在。通過一年多的精心種植,這些花木終于張開了紅紅的笑臉,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購買。
當年,姚傳榮就收入萬元以上,這使她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決定增加花木品種。由于她的花木物美價廉,本人又耐心地教授客戶種植常識,漸漸地,她的生意越來越好。為了追求更大發展,姚傳榮和王加兵這對“花木夫妻”決定擴大規模,大干一場。“我們在市郊臘樹村和劉猴鎮團山村共承包了多畝的花卉苗100多畝苗木基地。”在賣花過程中,姚傳榮看到,市場上具有環保功能的綠色植株十分暢銷,既可以裝飾美化,又可以健康環保,是大勢所趨。
夫妻倆經過分析,發現大多數居民雖有愛花木之心,卻無養花木之法,因而難得賞花木之樂。于是,姚傳榮虛心向專家學習園藝栽培、盆景移植、室內藝術設計和插花技術,按照住房環境和客戶需求,及時培育一批時令花卉。
對于剛裝修好的新房,她告訴客戶要擺上吊蘭、龍骨、蘆薈、綠蘿等花卉盆景,既可裝飾家居,又能消除異味毒素;對于使用已久的房子,告之擺上文竹、龜背竹、仙人掌等,就可以吸收室內的二氧化碳、甲醛、乙烯氣體;根據居民保健的需要,她還熱情地幫助客戶推薦茱莉、菊花、瑞香,因為這些花卉不僅能抑制細菌生長,還可以使頭暈、目眩、感冒、視力模糊等癥狀減輕以至消失。
如今,姚傳榮依靠過硬的養花技術,誠實守信的營銷辦法,生意越來越好,年收入可達幾十萬元。
花木成就了姚傳榮,未來,她還要繼續與花木結緣。“我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是讓我最開心的事情。”姚傳榮說,接下來,她計劃在劉猴鎮組織種植戶成立苗木合作社,實現規模化經營,增強競爭力,讓更多的鄉親通過花木栽培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