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富硒水稻,畝產值達1300元,比普通水稻多300元,而且成本低,很劃算。”5月18日,南丹縣月里鎮巴峨村農民劉朝富盤算道。
連日來,南丹縣2600多戶富硒水稻種植戶正搶抓晴好天氣進行秧苗移栽工作。據悉,今年該縣共落實富硒水稻種植面積3537畝,其中,在巴平村一帶建立富硒有機水稻種植示范基地300畝。
近年來,南丹縣按照“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種植、訂單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發展思路,引進廣西中科群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與農戶簽訂生產訂單,保障糧農的經濟效益,并結合土地流轉政策和扶持大戶的獎補政策,鼓勵和帶動農戶擴種富硒水稻。同時,由該公司對富硒大米進行綜合開發,初步形成了集種、產、供、銷于一體的富硒水稻產業鏈。
為拓寬產品銷售渠道,該縣還積極參加全國各種大型農產品展銷會,不斷提升富硒農產品的知名度。2014年,共參加區內外大型農產品展銷會7場次。
據了解,該縣從2011年開始探索、開發、建立水稻富硒項目。2014年,全縣種植富硒水稻2537畝,產量152.22萬公斤。其中,“溪谷源記”富硒有機大米遠銷廣州、上海等城市,去年銷售總額達1598.3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