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一樣大的西瓜,椰子般大小的茄子,更獨特的是種辣椒和茄子的大棚內,竟掛著一籃籃盛開的鮮花……5月19日,在杭州啟幕的“第七屆中國浙江瓜菜種業博覽會”上,一系列新、奇、特、優的瓜菜新品種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讓田野變得越來越精彩紛呈。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農業專家告訴記者,浙江田野的精彩紛呈,首先來自種子的千變萬化。種業作為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我省就開始啟動種子工程建設,加強對優良品種的引進、選育和推廣,建成了一批種子種苗基地,選育了一大批新品種,提高了農業主導產業良種覆蓋率,為全省現代農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省農業廳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種植業良種覆蓋率已達96%以上,良種商品化率達66%以上,良種科技貢獻率達43%以上。
如今,小小種子全面步入產業化、市場化、商品化經營軌道。全省目前已經有持證種子企業 86家,其中有7家企業獲評全國種業行業企業信用等級(A級)以上,持證種子企業種子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形成了大產業。
年增數十新品種
每逢節假日,寧海縣長街鎮的寧波佳田農場觀賞園都會迎來一批批城里的觀光客。他們一邊觀賞田里的蔬菜瓜果新品種,一邊享受著采摘、品嘗的樂趣。提起園內的各類奇特蔬菜瓜果,農場主陳松濤透露,他都是從每年舉行的種博會上淘來的,今年還準備淘一批。
“每年種博會上,我省都有數十個代表行業領先水平的新品種亮相,吸引著同行關注。”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本屆種博會核心展示中心——浙江省(蕭山)現代農業創新園內,記者看到,來自國內外科研單位、種業企業提供的茄果類、瓜類、甘藍類、葉菜類等各類瓜菜新優特品種有1500多個。其中我省企業培育的品種在200個左右,引進品種1300個。
種業創新關鍵在于種子科技的突破。隨著現代科技進步,我省種業企業育種能力也不斷提高。著名育種專家、嘉興農科院老院長姚海根告訴記者,隨著現代科技進步,育種方法也不斷進步,從純系育種、雜交育種發展到輻射育種、航天育種、細胞工程育種、分子育種等多途徑并舉。
經各級科研、農業部門共同努力,我省選育了一大批優良品種。省種子管理總站數據顯示:1983年開始審定至2014年底,全省共審(認)定農作物新品種1494個、引進221個,其中,省內自主育成年推廣面積超百萬畝以上的水稻品種有晚粳稻品種甬粳18、秀水110、嘉花1號、嘉991、秀水09、浙粳22、秀水134等10余個品種,省內累計歷年推廣面積超500萬畝以上的品種先后有中浙優1號、秀水09、秀水110、秀水134、甬粳18和甬優9等優良品種。一大批良種在生產上得到大面積推廣,獲得國家、省科技進步獎、豐收獎多項。
不僅如此,近年來,我省不少種子企業積極參與品種選育或開展自主育種,進一步提升了育種能力。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4年年均審定品種達54個。同時,育種對象從以糧油等主要農作物為主,開始向蔬菜瓜果等非主要農作物延伸,從2004年開始率先恢復了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工作,到2014年底已有315個品種通過審認定,極大地提升了我省農業主導產業的競爭力,推進了高效生態農業發展。
除了自己培育,我省種業還加快引種步伐。經試種試驗,篩選出一系列適于浙江種植的糧棉油品種,如水稻汕優63、兩優培九,小麥揚麥4號、揚麥158,大麥滬麥4號、6號,玉米美玉8號、丹玉13、蘇玉1號系列,西瓜早佳、棉花中棉12、蘇棉12、湘雜棉3號等,在生產上得到廣泛應用,成為滿足農業生產最經濟最便捷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