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孟山都敏銳地發現,運用最新的數字技術和物聯網體系,可以更大程度發揮自身的產品優勢,鞏固市場領先地位。
智能硬件正在彌合數字化企業與實體世界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隨著領先企業逐步開展產業物聯網,它們正抓住機會將硬件與傳感器納入其數字化工具陣營,并利用這些高度互聯的硬件組件來滿足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不是增加更多的產品或服務,而是締造更有意義的成果。
這些“數字化顛覆者”們明白,光靠產品銷售不足以保持領先地位,真正需要銷售的是使用產品的成果——這正是全新的“成果經濟”。在中國,無論是在B2C還是B2B市場,我們都看到許多“成果經濟”的實踐。
從1901年成立時的化工企業,到開發除草劑“農達”暢銷全球三十年,再到進入農作物種子市場,成功占據70%市場份額,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Monsanto)在它的百年歷史中,始終是一家走在技術和經營前列的典范企業。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這家企業又敏銳地發現,運用最新的數字技術和物聯網體系,可以更大程度發揮自身的產品優勢,鞏固市場領先地位。
在2013年末,孟山都宣布,斥資約9.3億美元收購意外天氣保險公司Climate。作為一家由幾名谷歌早期員工聯合創辦的分析歷史天氣數據的公司,Climate以為天氣保險的投保人開發的自助式服務,取得了市場領先地位。
在Climate,用戶可以登錄公司的網站,確定特定時間段內需要投保的氣溫和/或降雨量范圍。收到訂單后,系統會在100毫秒內綜合分析天氣預報、近30年來的氣象局數據、以及用戶所在地的地質調查數據,并根據氣候變化,對分析結果進行微調。得出結果后,Climate將給用戶開出保費。投保人如果因為意外天氣而受到損失,就能自動獲得賠償。
這一收購從公布之初,就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收購標志著大數據對工業經濟的推動作用又前進了一大步。
收購Climate正是孟山都向服務與數據業務進軍的一大戰略舉措,旨在通過建立全球化的數字信息平臺,向已經在孟山都購買種子和化肥的農民出售更多的數據和服務。埃森哲在其報告中曾提出,企業如能發展更多新的伙伴關系,將相關渠道和服務結合起來,不僅使更多個人用戶受益,還能為企業帶來切實效益。
通過此次收購,孟山都能為農民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指導他們如何降低風險、提高產量和增加利潤。孟山都不僅可以向客戶推薦利潤率最高的作物品種,還能就購買種子、種植時間、作物照料、收割時間、預計產量、甚至是每一季的預期收入,為農民提供建議。
此外,孟山都掌握的端到端信息還能提高自身能力,幫助農民實現增收。農民可以在購買針對特定農田且與天氣掛鉤的農作物保險,確保種植收入的同時,防范因日益多變的氣候和極端天氣事件而帶來的風險。精密灌溉系統未來也將完全與決策支持體系實現整合,然后根據有關土壤濕度的傳感數據和準確的天氣預報進行自動灌溉。
實際上,孟山都一直在進行多維度的數字化平臺開發。就在收購Climate的同時,孟山都和諾維信公司成立了一個長期的戰略聯盟,建構旨在推動可持續微生物產品研究和商業化的解決方案平臺。
2015年,孟山都宣布,將通過公司的微生物農田解決方案 The BioAg Alliance、生物制劑技術 BioDirect 和天氣大數據 The Climate Corporation 等平臺,利用數據科學、作物生物學和土壤微生物學知識,為農民提供新的方法,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孟山都首席技術官傅瑞磊(ROB FRALEY)表示:“2050年全球農民需要為超過90億的世界人口提供營養均衡的膳食。要想實現這一目標,糧食產量需要翻番。科學和創新是在如何應對這個挑戰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孟山都的研發平臺、相關的產品研發線的突破以及我們與其他領域專家們的合作都對滿足人口的未來糧食需求至關重要。”
孟山都的實踐無疑說明,無論在哪個行業,都可以將工業時代的經濟轉型成信息經濟在全新的數字世界中,公司可以將專有特色延伸出獨特價值。這正如埃森哲所說的,物聯網的興起不但推動了成果經濟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擁有數據充足的客戶反饋,幫助企業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并提高其在重要衡量標準上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