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耀文是嘉祥縣馬村鎮山前村一名普通的殘疾人,也是馬村鎮小有名氣的中藥種植基地的帶頭人,他破解了殘疾人“致富難,就業難”的問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殘疾人增收致富的光明之路。由于成績突出,2013年,山耀文被嘉祥縣政府評為“第六屆勞動模范”, 2014年被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評為“殘疾人創業標兵”,同年又被嘉祥縣政府評為“十佳創業模范”, 2015年4月被濟寧市政府評為“第十屆勞動模范”.
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耀文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進行了金銀花種植實驗,為了掌握這一技術,他先后到了壽光、臨沂、滕州、亳州等地進行學習考察、學習他們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按照“集中連片、規模種植”的要求,他先后流轉土地200余畝進行金銀花種植,經過不懈的努力,金銀花種植終于得到了成功,平均畝產增產在100%以上。山耀文還義務向同村農民提供種植技術和經驗,帶動大家共同致富,在他的指導幫助下,村民的金銀花種植也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收入相當可觀,現在很多同村的農民提起山耀文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他是俺們致富的領路人!”
在種植上,他不滿足于現狀,于2010年又引進了玫瑰花的種植方法,他一邊種植一邊學習,先后掌握了金銀花、玫瑰花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還開始了苗圃花卉的種植,他引進了4000棵法桐,和20000棵垂柳,苗圃基地已初具規模。作為種植致富領頭雁,他明白要形成經濟效益,必須成立合作社,集中連片,壯大種植規模和加工,形成產銷一條路,大家一起致富。于是2011年,由山耀文發起注冊成立了天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已有入社會員32家,主要從事中藥種植。在與村委積極協調下,他們已經流轉土地800余畝,其中金銀花240余畝,玫瑰花460余畝,苗圃100余畝(主要有垂柳、龍柏、法桐等)。這種模式大大提高了農戶種藥用玫瑰的積極性,截止到2014年,藥用玫瑰面積發展到563畝,年產鮮花22.5噸,產值361萬元,帶動農戶500余戶,提供就業崗位120余個有效的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一些耳聾和智商低下的殘疾人平時采花和粗加工都能操作,兩種作物采花期3月中旬到11月初,解決了當地殘疾人的就業問題。
如今,山耀文種植基地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民創業致富示范區,吸引了周圍村莊及外地不少群眾前來參觀學習,基地人員也為他們熱情介紹和講解,無償傳授種植技術。合作社發展的同時,不忘回饋殘疾職工,常年救助孤寡老人3人,長期支助困難學生2人,為合作社固定工年繳納養老保險6萬余元,為山前村整修街道捐資1萬元。做了很多大事好事,得到了周邊群眾的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