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中農辦:不得以退出“三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條件

   日期:2014-08-04     來源:農民日報    瀏覽:225    評論:0    
核心提示:  7月3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全國戶籍
  7月3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全國戶籍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標志著這一重大改革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這次戶籍制度改革,大目標是要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讓在城鎮就業居住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暫時沒有落戶的,能夠逐步享受當地的基本公共服務;其次通過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統一城鄉的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基本建立以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就業為基本條件,以經常居住地登記為基本形式的戶口遷移登記制度,建成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實現跨部門、跨地區的信息整合和共享。
 
  同日,國務院新聞辦邀請公安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有關負責人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公安部:小城市租房即可落戶,特大城市嚴控人口
 
  “《意見》對這次大中小城市、特大城市怎么落戶的政策作了具體的解釋,總的要求是,能放開的放開,該控制的控制。”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認為對建制鎮和小城市全面放開,就是說基本沒有門檻,只要有意愿、想落戶,有合法穩定的住所,哪怕是租的房子都可以落戶。中等城市是基本放開,就是門檻比較低,只要有合法穩定的住所,合法穩定的就業,按照先后順序排隊,有意愿落戶的,一般也都可以落戶。黃明表示,對大城市能放開的也盡量放開,也降低了門檻。“城區人口100萬至300萬的城市,只要有合法穩定就業,達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穩定的住所,同時按照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達到一定的年限就可以落戶。”
 
  《意見》對于城區人口300萬到500萬的城市,要適度控制落戶的規模和節奏,防止人口增長過快,而對于5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明確要嚴格控制人口規模,通過建立積分制度,建立公開透明的落戶通道。黃明說:“嚴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規模,是根據我國的國情,根據特大城市的實際作出的政策安排。因為特大城市尤其是超過千萬人口的城市,人口的壓力太大。比如像北京、上海、廣州,在過去的10年中,這些城市年均增長流動人口40萬至50萬,壓力實在太大。”
 
  人社部:農民工“不管到哪里干,養老保險接著算”
 
  針對《意見》里提出加快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認為,這次戶籍制度改革意見提出,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城鎮社會保險達到一定年限作為農民工在城鎮落戶的一個條件,有利于農民工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從今年7月1日起,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印發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開始實行,也就是說,針對農民工普遍關心的參加城鎮職工保險問題,按暫行辦法與之前已經發出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已經相銜接。”楊志明舉例說,農民工在外打工,如果在企業就業,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城鎮靈活就業的農民工,可以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本人自愿也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于已經參加了農村居民養老保險,進城后不論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可以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
 
  “一句話,努力實現農民工‘不管到哪里干,養老保險接著算’。”楊志明說。
 
  中農辦:不得以退出“三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條件
 
  針對在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過程中,如何維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局長趙陽認為農民三項重要權利都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必須依法保護農民的這三項重要權利。“當前正在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的確權登記辦證工作,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同時,也正在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的改革,探索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切實保護農民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集體財產權和收益分配權。”
 
  對于進城落戶的農民是否有償退出“三權”的問題,趙陽認為應該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文件之所以提出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保留進城農民的三項權利,就是要讓他們進退有路,使城鎮化進程更加平順。”
 
  教育部、衛計委: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
 
  《意見》指出要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表示下一步根據戶籍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教育部要指導各地把常住人口包括隨遷子女納入到區域教育的發展規劃之中;在經費上,要求各地要按照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校的人數來撥付教育經費。“另外教育系統正在完善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包括隨遷子女,一人一號,終身不變。通過這項服務更好地加強對隨遷子女接受教育的服務工作。”
 
  對農業轉移人口享受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的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認為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已初步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內的轄區內常住人口都是社區衛生服務對象。“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48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55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人員47.6萬人。”王培安表示,下一步結合戶籍制度的改革,根據轄區內實際人口,合理規劃并不斷調整社區衛生計生服務機構的布局,以滿足轄區內居民、包括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健康需求。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