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走投無路時,市果業局聯合建行銅川分行等設立的專門給果品流通企業提供流動資金的貸款——“果儲貸”,給他貸了200萬元資金,他激動地說:“要不是這200萬元,我的公司就完了。‘果儲貸’救了我的命!”
孫亞峰今年38歲,是印臺區陳爐鎮人,他先后做過白酒、醫藥生意,積累了豐厚的“家底”。之所以建果庫,是果農楊積慶的故事觸動了他。楊積慶是印臺區紅土鎮馮家塬村人,靠種蘋果成了村子里的第一個萬元戶。十幾年前來收蘋果的南方人,總是把蘋果價錢壓得很低,蘋果運到南方后價錢就翻了三四倍。看到商機的老楊貸了款,租了一輛大貨車,把別人家園子的蘋果也高價收了,決定親自到南方賣蘋果。可天有不測風云,貨車在行駛途中翻車,一車蘋果倒進了溝里。如今十幾年過去了,老楊販蘋果賠的錢還沒有還完。偶爾聽說了楊積慶的故事讓孫亞峰陷入沉思:在蘋果種植面積大的紅土鎮建個儲藏蘋果的冷庫,讓果農的蘋果入庫,避開蘋果大量成熟上市期,從而提高蘋果銷售價格,也讓果農賣果子的價錢不再受制于果商,讓果農取得更高利益。
為了這個夢想,孫亞峰投入了全部資金600萬元,并抵押了7處房產。2014年9月,3000噸商品果儲存標準氣調庫建成了,孫亞峰也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去年秋天收果子季節,他決定先將蘋果從果農手中高價賒到庫中。臨近過年時,面對果農的欠款、建廠的欠款,他四處奔走借錢。
在走投無路時,他接到銅川市果業局的電話,說幫他爭取周轉資金。孫亞峰說:“我當時沒有相信這會是真的。可沒想到過了一個月,市果業局和建行真的就給我送來了200萬元,這可是救命錢啊!”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他還欠600萬元,有了“果儲貸”這筆周轉資金,一年能賺100萬元,6年時間就可以把欠款還完。
據了解,為了解決全市果品儲藏企業融資難問題,2015年初,銅川市果業局、建行銅川分行、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簽訂“果儲貸”合作協議,市果業局設立風險抵押金,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全額擔保,建行按風險抵押金10倍進行放貸,共同扶持有發展前景的果品儲藏企業,助力銅川市果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