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表示,隨著國際玉米價格大幅下挫,中國國內玉米價格和國際市場的價差進一步拉大,這使得全額關稅進口變得更加經濟可行,中國玉米進口預期將會增長。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費國。中國玉米進口前景改善可能對國際玉米價格構成利好支持。目前國際玉米價格仍在五年低點附近徘徊。不過分析師指出,由于擔心政府可能采取限制進口的措施,中國買家最初進口的數量可能有限。
中國國內玉米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和政府實行收儲項目以提高農民收入有關;此外,中國政府還通過配額制度來控制包括玉米在內的大宗糧食進口規模。2014年底發改委發布公告稱,2015年的玉米關稅稅率配額(TRQ)為720萬噸,配額內的玉米進口關稅為1%,遠低于配額外的關稅6%。TRQ的60%分配給國營公司,40%分配給非國營企業。
今年迄今為止,由于美國玉米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加上需求方面存在一些令人擔心的因素,導致全球玉米價格下跌了9%。相比之下,中國玉米價格依然高企,和國際市場的價差也進一步擴大,因此目前即使是配額外的進口也看起來變得經濟可行。配額外進口需要繳納65%足額關稅。
遼寧禾豐牧業公司董事長金衛東表示,如果(進口玉米價格)更便宜,我們當然會考慮(進口)。國產玉米價格和進口玉米價格相差100元/噸(16美元),這個價差很顯著。上周廣東港口的美國2號玉米價格約合每噸1493元,比國產玉米價格便宜近1000元。即使繳納65%的配額外關稅,進口玉米也比國產玉米每噸便宜90元左右,而且國際玉米價格還在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