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涿州市馬踏營村蔡永芳家的大棚內,蔡家夫妻忙得不亦樂呼,北京華冠超市和涿州惠友集團的客商正在這里拉桃子,妻子和新雇的兩個工人忙著采摘分揀,蔡永芳不時接打電話,來訂貨的商家一個接一個。
開春頭茬鮮桃上市時節,馬踏營村50余個大棚內外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蔡永芳介紹,由于管理得當,溫度適宜,今年賣桃行市比往年都好。由于“春雪”這個品種口感甜酣,桃子品相一流,再加之馬踏營村多年種桃名聲在外,一到桃子成熟時節便吸引了不少客商前來洽談訂購。一上市,超市訂購價格就達到了15元每斤,而進園采摘價格達到了20元每斤。
正在摘桃的蔡永芳妻子高興地告訴我們:“現在我家三個暖棚的桃子正在陸續成熟,一個棚420棵桃樹,每個棚這一季都能產4000多斤桃子。”
這樣算下來,僅3個暖棚的收入,一季蔡永芳家就能掙到近20萬。
暖棚外,我們還見到成片的露天桃園,桃花盛開,蜜蜂飛舞。蔡永芳說,現在正值花期,6月15日至20日,露天的桃子就成熟了。
據了解,馬踏營村位于涿州市東城坊鎮最西部。由于終年干旱缺水,從上世紀60年代該村就開始種桃子。目前該村三分之二的家庭選擇從事以桃樹為主的果品種植,但由于粗放經營,沿襲傳統種植模式,果品曾一度處于品質高、效益低的狀況。
近年來,該村積極走品牌戰略,從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入手,先后成功申報了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注冊了“馬踏營牌”專用品牌。至此,馬踏營村生產的桃、蘋果、梨、杏等十幾種果品可統一使用,僅此一項使全村年增收達到1400余萬元。
為改變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和單調品種的現狀,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在蔡永芳等幾個種植大戶牽頭下,市農合聯幫助該村于2010年注冊成立了馬踏營春雨果品專業合作社,為水果生產經營、苗木收購銷售、信息咨詢等提供服務,幫助解決技術、銷路等方面難題。
專業社還從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院校請來專家教授,定期進行種植技術培訓,特別是對無公害生產管理進行專題講座。現在,因為無公害生產管理,馬踏營村的果品一畝地的產值要比鄰村的高出幾百元,并深受北京、保定、東北等地客戶的歡迎。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后,合作社積極加強與北京的對接合作,先后多次組織專人到北京市房山區世育和諧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參觀設施農業種植技術,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人才、技術、信息、管理模式、產品銷售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隨著合作的深入,現在該社已與北京市錦繡大地、宏艷果品兩個批發市場和合眾鵬飛貿易有限公司簽訂年果品供應6000噸的合同。現在,不用出村,每天都有數十輛車到村里來拉桃。由于該村的鮮桃糖分高、口感好,市場認可度高,該村鮮桃成了香餑餑。
“今年我們家種了一個120多米的大棚,現在1000多棵桃樹都豐收了,能掙10幾多萬塊錢。還有5畝多露天桃成熟后還能賣到5萬多塊錢!”該村果農劉宗剛一邊采摘鮮桃分揀裝箱,一邊激動地說。
據了解,該村共700多戶村民,有500多戶專業從事桃樹種植,已有130多戶加入了專業合作社。春豐果品專業合作社社長蔡永芳介紹:“開春后,村里又有20多戶果農申請加入合作社。隨著對接北京,銷路越來越通暢,今年我們村果品供應合同能超過7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