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屯鄉戚姬村村頭,一塊“麻鴨之鄉”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戚姬村麻鴨蛋以蛋白如凝脂白玉,蛋黃似紅桔流丹著稱。提到麻鴨,不得不提起鄉里有名的麻鴨養殖大戶——郭建忠。他不僅養殖有道,而且不吝傳授致富經帶領鄉親一起奔小康,當地老百姓都親切的稱他為“鴨爸爸”。
郭建忠在2003年從部隊復員后回到家鄉,看到村里幾十年不改的村貌和鄉親們一成不變的生產方式和種植結構,暗自琢磨著一定要想法設法找到一條致富的路子。經過一番深入的市場調查,結合戚姬村背靠大汶河,汶河畔都是楊樹林的有利環境,一條商機在他的腦海中閃現,他決定養殖麻鴨。打定主意之后,他先去微山湖學習麻鴨養殖技術,回來就承包了村里的20畝楊樹林。2007年先后投資15萬元建設標準化鴨棚,又拿出4萬元引進了5000只鴨苗,從此,郭建忠的希望就寄托在了這一只只小小的麻鴨身上。
依托大汶河的優越條件,郭建忠養殖的麻鴨大多自然捕食河中的魚蝦,鴨蛋純天然營養價值高,口感更是優于飼料喂養下的麻鴨蛋,剛一上市就供不應求。嘗到甜頭之后,郭建忠義務當起了村里的技術顧問,為有意要養殖麻鴨的村民隨時隨地傳授致富經。現在,在他的帶領下,上百戶村民加入到麻鴨養殖的行列,不僅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時土地流轉讓村集體每年增收100萬元以上。
郭建忠的創業路越走越寬闊,今年他打算成立麻鴨養殖合作社,吸收農戶入股加盟,合作社進行統一養殖、銷售,年底按比例分紅。“既然鄉親們信任我,我就有責任和信心抱團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