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記者在璧山區三合鎮二郎村看到,連綿的茶山間,幾棟“小木屋”式的雞舍散布于內。走進茶園,一群群散養的珍珠雞在茶樹叢中或悠閑覓食,或追逐逗趣。養殖戶張鳳告訴記者,茶園里養雞,一舉多得。
40多歲的張鳳家住三合鎮二郎村。兩年前,她見自家茶園閑置的空地比較多,于是萌生了在茶園里養雞的想法。經過試養,她發現在茶園里養出的雞肉質很鮮嫩,“雞主要吃草籽、昆蟲等食物,既可以除草滅蟲,又省去了飼料和農藥費用,雞糞還可以肥地,茶葉和雞都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
張鳳養的雞夜間就棲息在棚舍里,白天則在茶園里四處活動。張鳳告訴記者,珍珠雞仔雞不耐熱,遇到36℃左右的高溫后,耐病性下降,成活率也大大降低。以往夏天養殖戶為了給雞降溫,只有購買昂貴的通風設備。就算這樣,散養的珍珠雞仔雞成活率還不到70%。然而,生活在張鳳茶園里的珍珠雞,由于陽光受到茶樹的遮擋,仔雞不僅成活率高、疾病少、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根據張鳳的經驗推算,茶園里飼養的珍珠雞六個月就可出欄上市,更重要的是“茶園雞”肉質鮮嫩美味,市場售價達36元/公斤,比飼料養的肉雞價格高20%以上。再加上,雞糞又是茶園最好的肥料,生產出來的生態茶葉,也深受消費者青睞。現在,張鳳家的“茶園雞”和茶葉不僅暢銷本地市場,還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外地市場。
“去年‘茶園雞’的市場行情不錯,按照這個行情,再過一個月我養的1000多只雞就可以上市,加上種茶收入,估計我今年可以收入8萬多元。”經驗日益豐富的張鳳,現在正忙著豐富“茶園雞”品種,除養珍珠雞之外,她準備擴建茶園養雞場,引進三黃雞、烏雞等品種。同時,她正向有關部門申報綠色無公害品牌。